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章 學與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學與道 (1 / 3)

永樂二年大朝會,百官同賀。

大朝會上,朱棣明旨制文,冊封朱高熾為太子,同時冊封年僅七歲的朱瞻基為皇太孫。

與此同時,冊封朱高煦為漢王,封地雲南。冊封朱高燧為趙王,封地北平。

朱高煦道:“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朱棣也不忍逼他,任由他滯留金陵。

春暖花開之際,朱棣率大軍和大半大臣隨巡北平,留太子朱高熾監國。

朱瞻基也隨駕前往北方,不過一路上還是繼續陪伴徐皇后。

在北平,趙王朱高燧就藩,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朱瞻壑返回應天,得朱棣許可。

他回到應天之後,在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的支援下,獲得了天策衛為漢王護衛,並常以唐太宗自比。

這也代表了他正式開啟了奪儲之路。

不過朱瞻基一直冷眼旁觀,並沒有直接插手,甚至看到自己的父親在他面前吃虧,還有一些高興。

朱高煦不過就是一塊磨刀石,在原本的歷史中都沒有泛起浪花,現在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他更不可能了。

暫且先讓他蹦騰幾年,只要自己榮寵不衰,他沒有半點機會。

秋季回到應天,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了。

鄭和如今是內宮監大太監,在如今整個太監體系裡,他的地位還要高於司禮監大太監狗兒王彥。

司禮監之所以在後來超越了內宮監,一方面是因為掌握了皇帝大印,更主要的就是因為鄭和下西洋,所以把統管所有太監的權力讓給了司禮監。

在此之後,司禮監才成為了權力最大的部門,還管理其他所有太監。

鄭和現在的全部精力已經都放在了第一次下西洋上,長期駐守蘇州劉家河。

下西洋的幾百艘船,兩萬多人,還要從各地採購各種物資,都在那裡集中,他忙的根本沒有時間回應天。

朱瞻基一直留意著鄭和的行蹤,一直到永樂二年的年底,才終於等到了鄭和返回應天。

不過,還沒有等他見到鄭和,他又多了一個老師。

自永樂元年五月,他的身邊多了兩個道家老師,佛教就一直在尋找機會接近朱瞻基。

但是從明朝建國,朱元璋就一直在打壓佛教。

他雖然當過和尚,但是正因為當過和尚,所以他更清楚佛教對民間的危害。

元朝以佛教為國教,導致了民間佛教興起,幾乎每個縣城都有一座大寺廟。

這些佛教徒不事生產,還佔據了大量的良田,更不繳納稅賦。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大批的教徒在各地坑蒙拐騙,強行納捐,作惡多端,導致民不聊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