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之後,朱元璋撤銷了丞相一職。相當於一個國家只有各部委,沒有總理了。
但是一個人的精力再大,也不可能忙的完所有事情。朱元璋什麼事都喜歡親力親為,朱棣卻沒有他那麼足的精神,所以現在又弄了一個內閣,也就是秘書處。
在皇帝霸道的時候,內閣初創,沒有實權,也還不具備後來的權勢。
解縉今年才三十四歲,他這個內閣首輔,不過也只是相當於一個大秘書。
整個內閣也才不到百人,除了七個內閣成員,辦事人員總共不到百人。
文淵閣面積雖然不算大,但是也足夠將他們容納進來了。
朱瞻基自靈魂變成周遊之後,不喜歡讓人抱,距離近的時候,也不願意坐轎子。
整天喜歡腰裡挎著鄭和送的小木刀,到處逛遊,權當鍛鍊身體了。
一路行來,所有人見到他哪怕不認識他,看到他的身後跟著兩個長隨,四個小太監,也都知道他是誰,紛紛俯身問好。
進了文淵閣,朱瞻基就看到了朱棣的御駕儀仗隊在院子駐守,登時知道了為何解縉沒有去宣佈他放學。
拿著今天學習的課堂作業,朱瞻基才不管裡面在談什麼國家大事,就直接闖了進去。
幾個守衛想攔不敢攔,只能大聲行禮。“見過世子殿下。”
他年齡還小,有些事需要忌諱,卻不必太多計較。
朱棣如果沒有來,他還會讓人通傳一聲,單獨見一見解縉就好了。
但是現在朱棣來了,他這個當孫子的首先應該表現出來的是歡喜之情,而不是避諱。
小小年紀就因為避諱而疏遠朱棣,這不是好事,更會落一個心思深沉的評價。
他敢大搖大擺往裡面闖,幾個太監卻不敢跟進去,在外面幹跺腳。
文淵閣大廳裡,聽到侍衛通傳的聲音,一個聲音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五則北平土地貧瘠,遷都至此,需要南方糧食源源不斷運往京師,增加民負。六則……”
這個時候,朱棣大聲喝道:“孫愛卿不必多言,陪都非國都,朕今時尚無遷都之意。”
“遷都,為何遷都?”
眾人都紛紛驚詫地看向了剛進來像個小大人一樣手扶刀柄,大搖大擺的朱瞻基。
皇帝講話之時,無人敢打斷他的話,這恐怕也是朱棣當皇帝后第一次說話被人打斷。
不過面對朱瞻基,他卻並沒有生氣,而是溫和笑道:“基兒為何不返內宮,你皇祖母怕是還要等你一同進餐。”
朱瞻基穿過了諸位大臣,向著朱棣走去,大太監王彥伸手來扶,被他輕輕擺手制止。來到朱棣面前,他長揖到底,直起身來才說道:“見過皇祖父,一餐不食尚得過,一法錯卻萬民不得過。”
朱棣笑問:“何言對錯?”
“有利萬民是對,民不聊生是錯。”
“那遷都到底是對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