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道,不能老那麼髒吧。”張居正有些輕鬆。
不是修煉邪道法門的修士。
終究是無法體會和大魔抗爭的痛苦。
無法忍受誘惑的話,他早就已經和嘉靖一同飛昇天外。
張居正走了,只留下一句話:“肅卿,這世上沒有捷徑,凡事皆有代價。”
廷議在喧鬧中結束了。
但此事的餘波才剛剛開始發散。
先透過通政司將邸報抄送各大衙門。
又透過欽天監發往各州縣。
烽火臺的光輝照亮了整個京畿。
社稷壇中的欽天監修士忙碌異常。
大明的坤輿圖擺放在祭壇正中。
紅色的點就是烽火臺所在。
沿著京杭大運河附近,烽火臺密集分佈。
在帝國的邊陲,則屈指可數。
密密麻麻的藍線就是各處烽火臺的執行路線。
如天羅地網一般,將大明化成星羅棋佈的網格。
朱翊鈞坐鎮於社稷壇,以此身為薪火,為各處提供無窮無盡的靈能。
只需輕微牽動絲線。
各處的資訊便交相輝映,對映在朱翊鈞腦海中。
此時,潘季馴應邀而來,拱手行大禮參拜。
“免禮。”朱翊鈞立馬說道:“賜座。”
一個蒲團送到潘季馴足下。
“臣領旨。”潘季馴不經意之間抬頭來,驚鴻一瞥,發現了佔據了祭壇上大部分空間的坤輿圖。
一個完美復刻了大明河山的沙盤。
紅藍交織之處,彷彿蘊含著無窮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