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按住額頭,都說女人難纏,這種親戚就更加難纏。
我大明的勳貴手下就沒有清白的。
清清白白?
鬼才信這種話。
乾清宮裡滿滿當當的坐了一屋子。
從成國公朱希忠,定國公徐文璧,英國公張溶。
以及內閣三輔臣,高拱,張居正,高儀。
再加上都察院總憲葛守禮,以及現在有官無職的海瑞。
真是人才濟濟,朱翊鈞抬起頭來,有了主意:“元輔、張先生、海先生、成國公、緹帥、大伴,你們一同處理此事。”
“臣等遵旨!”
上萬的靈能者牽涉其中,這種程度的民變,已經有失去控制的趨勢。
朱翊鈞指向內閣的三人:“先生們去穩定朝堂,草擬聖旨,徹查此事始末。”
文官嘛就不要隨便摻合到這裡面了。
張居正和高拱對視一眼,不復多言。
這是皇帝的家務事。
朱翊鈞又看向成國公:“勞駕成國公,去安撫勳貴。”
成國公慢吞吞的起身表態道:“此事交給老臣,絕不使陛下為難。”
當資歷足夠老,就是這麼豪橫。
朱翊鈞看向守在一旁的朱希孝,想了想吩咐道:“緹帥,不要讓其他人靠近西山煤廠。”
朱希孝欣然領命,最近修為大進,正愁無處發洩。
最後,則是海瑞和馮保。
“大伴,你隨海先生一同去。”朱翊鈞又說道:“海先生,朕許你便宜從事。只誅首惡,餘者不論。”
海瑞為如此優渥的條件驚訝不已:“臣當盡力而為。”
最後,朱翊鈞面向所有人:“朕希望今日之內徹底解決此事,明白了嗎?”
眾臣起身下拜,高呼道:“遵陛下口諭。”
涉及到皇親國戚和民變,事情只能由皇帝來處理。
哪怕只是皇帝隨口一句話。
不然光是這裡面要推諉扯皮就要耗費半日光景。
現在,朱翊鈞需要的是效率。
待他們一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