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琴微笑著說:“你不是本地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片杏林還有一個名字,叫‘仙侶林’。”徐明貪婪地呼吸著杏林中清新馨香的空氣:“的確沒有聽說過,以前我從來也不知道這裡還有一片這樣的杏林。‘仙侶林’肯定是和愛情有關的?對不對?”
鐘琴點點頭:“你猜對了,是本地一段流傳了幾百年的愛情故事,縣誌上也有記載的。說明這個故事既是有來歷的,也是很有影響的。”
鐘琴說的這段故事不僅在當地民間流傳很廣,也被地方誌收入了名人軼事。更因為這段流傳久遠的愛情,有這一片杏林足以佐證,讓人感嘆真正的愛情的魅力是時間也無法磨滅的。
清朝末年,本地有個鄉紳周員外,因好善樂施,在民間很有聲望。
周員外生有一女,因出生時周員外家的庭院裡數十棵杏樹正值花期,滿園的杏花競相開放,遂取名杏姑,人稱杏姑娘。
杏姑娘自幼聰慧過人,周員外為她特地請了一位先生教其讀書,因為杏姑所讀之書皆能過目不忘,先生也常常為此驚歎不已。及至成年,杏姑娘不僅博學多藝,而且容顏秀麗,見過其面的人無不讚嘆杏姑娘是仙女下凡,是四面八方書生們夢中的佳偶。
周員外正值壯年的時候,卻生了一場莫名的大病。從此身體每況愈下,遍請名醫也未能治癒。員外自己感嘆命運的無常,漸漸地喪失了接受治療的信心,只能無奈地看著自己躺在床上掙扎不起,家人也只能一籌莫展地看著他,周員外眼睜睜地日瘦一日即將油盡燈枯。
望著往日身強力壯,傾盡心思行善積德,造福鄉里的父親將不久於人世,杏姑娘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她自作主張四處張榜,允諾能治癒其父病者,願奉箕帚。眾人感於杏姑娘至孝之心,卻嘆無逆天改命的良方。張榜數月竟無一人敢去揭榜,直至夏末秋初的一天,來了一位看上去三十多歲,雙眼炯炯有神,彷彿能洞穿別人臟腑的年輕郎中。
年輕的郞中走進周員外家的庭院,不用傭人指引,憑著自己靈敏的嗅覺,便徑自穿廊過府,走到了周員外的病榻前。待傭人扶起奄奄一息的周員外,郞中搖了搖頭,嘆息著說了一聲:“庸醫害人,誤診送命啊。”
郞中給周員外搭過脈後,這才環視四周,一一說出了周員外曾經服用過的藥名。而這些都是郎中憑著自己對藥味藥性不差分毫的敏感,從周員外身體和房間裡的物品上,那些附著其上的各種難以分辨的或濃或淺的藥味中,在即刻之間得出來的結論。
杏姑娘愣住了,郞中一面說,她一面查對周員外曾經使用過的藥方,竟然完全正確,沒有半分差錯。在驚訝的同時,她也終於看到了拯救父親的希望。眼前的這位郎中,看來就是她要找到的救命之人。
年輕的郎中一邊默唸著口訣:“陰寒陽熱是陰陽,只在真假作文章。陰陽合一地天泰,水火既濟氣化成。陰陽合一是為氣,氣化百病不能生。百病皆因氣化停,氣化之後去百病。回陽化氣冰解凍,春暖花開百病釋。”一邊順著周員外的腳心開始,從下往上一遍又一遍地推拿,推拿完後又取出了一盒銀針,開始在周員外的四肢和臟腑的幾個穴位上開始針灸。
半天之後,周員外的臉上竟然神奇地泛起了紅暈,不用傭人扶持便能自己坐起來了。
杏姑娘看著彷彿轉眼之間便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的父親,眼前這個年輕的郎中無疑懷著起死回生的妙術。她的眼裡滿是淚水,望著氣定神閒繼續在父親病體上運針的年輕的郎中,她的心裡充滿了無限的感激,“撲通”一聲跪到了地上。
(下期預告:第96章 杏林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