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梅是餘明的妹妹,東方思義和他們兄妹倆曾經住在同一個居民小區裡,而且還是樓上樓下的好鄰居。
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在同一所小學報名上學後,相處沒幾天,很快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好朋友。東方思義和他們兄妹倆一直是同班同學,一同上完了小學,又一同上完了中學。
餘明比東方思義大一歲,東方思義比餘梅大二歲。後來才知道餘明為了照顧妹妹,自己說服了父母,一定要和妹妹一起報名上學,硬是推遲了二年才報名上學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餘明是名副其實的妹控角色,餘梅在他的呵護下,從小學到高中,都沒有受過一點委屈。
在東方思義的記憶裡,這個比他只大一歲的小哥哥總是處處以大哥的身份自居的。上小學的時候,東方思義就感覺餘明比自己更有主見,也更有能力。
如果有一天,東方思義被老師批評了,餘明總是能主動來安慰他。要是他被同學欺負了,餘明也總是能主動出手來幫他去找回面子。所以,東方思義從上小學開始,便心甘情願地作為餘明最好的小弟,和他妹妹餘梅一起總是伴隨在他的左右。
他們三個人一直都同在一個年級,同在一個甲班,因為少年老成的餘明很會管事,餘明便一直是班主任老師指定的班長。他們三個人也總是一同上學,放學後又總是一同回家。如果有一天發現有一個人不在一起,他們自己立馬會覺得很奇怪,就一定會四處去尋找,必須一直找到對方,看到對方才會心安下來。
餘梅小時候是不愛說話的,在學校裡總是能看到她孤單的身影,端坐在教室的角落裡,安安靜靜地看書,安安靜靜地雙手託著下巴思考著問題。她似乎有看不完的書,也有思考不完的問題。
在回家的路上,她也總是安安靜靜地跟著他們,餘明和東方思義很少聽到她說話。餘梅回到家裡便不會再出去玩,她依舊喜歡一個人在家裡安安靜靜地看書。東方思義和餘明卻總是把書包扔到家裡隨便什麼一個角落後,就匆匆跑出家門,約了同伴找空地踢足球去了。
時間像一把抓在手心裡的沙子,你想握住它,卻怎麼也握不住,在你無可奈何的搖頭嘆息之際,它便從指縫間悄然流走了。東方思義記得有一天,他們三個人放學回來,走進家門口那條巷子的時候,忽然感覺巷子口的那道石門好像變矮了。那道石門是有幾百年歷史的一處舊城遺址,是舊城唯一保留下來的遺蹟。
他們一同從這條巷子裡走過了五六年,以前每天走過的時候並沒有特別地在意,只是覺得這道石門特別地高大。現在三個人繞著石門轉了幾圈,相互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這才真真切切地發現,站在自己對面的夥伴個子長高了,那條他們一直熟視無睹,來來去去無數回的巷子,在自己的眼裡忽然間變得狹窄了。
如今想來,那天的感覺應該就像幾隻剛爬出窩的小鳥,在撲騰著翅膀飛出去之後,忽然地發現世界是那麼大,再回頭看著自己成長的巢穴,才知道世界並不是只有那個小小的空間。那一瞬間的覺醒,也意味著他們的小學快要讀完了。
那一年的暑假,餘梅似乎改變了很多,她雖然依舊喜歡安安靜靜地看書,但有時也跟著他們一起出去玩。東方思義和餘明帶著一班同學,在操場上踢足球的時候,她就一個人捧著自己讀不完的書,在操場邊的樹蔭下,一邊看他們踢球,一邊興致不減地讀著自己的書。
東方思義那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從餘梅在操場邊上看他們踢球后,自己就有些心不在焉了,餘明還因此踹了他一腳:“你看小妹幹什麼?又發呆了?想什麼呢?記住!這是我們暑假最後的一場比賽,只准贏不準輸!”
那場比賽,是餘明和另一個班的班長,也就是乙班的班長鬍同,一起牽頭組織起來的,雖然平時雙方也經常開展活動,但這一次卻不同以往。比賽雖然沒有獎品,但是,比賽前雙方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約定,就是升入中學後,兩支足球隊準備併為一支,哪個隊贏了這次比賽,就由哪個隊的教練負責組織新隊,輸了這次比賽的隊的全體成員都要服從新教練。東方思義是自己這個足球隊的隊長,餘明是教練,對方球隊的隊長和教練都是衚衕。
看起來這是兩支球隊的一場比賽,實際上成了餘明與衚衕兩個人一決高下的比賽。餘明說,雖然大家都是好朋友,但朋友之間也要講公平,講原則,升入中學後,大家依然是好朋友,要更加團結一致。
被餘明踹了一腳後,東方思義的視線離開了餘梅,終於集中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決定勝負的最後時刻,東方思義用一個頭球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頭球攻門成功後,東方思義卻倒在了地上,由於頭球攻門時的慣性前衝,他不可避免地撞到了球門的柱子上,東方思義只覺得腦袋“嗡”地一聲,眼前便天旋地轉起來。大家急忙圍了上來,餘明趕緊拿出自制的急救包幫他包紮住流血的傷口,好在只是頭上擦破了一塊皮並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