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隨州通道從軍事地位上,就徹底被襄陽通道給比下去了。
可這並不代表隨州通道里就毫無價值了。
這裡有溳水灌溉,還有隨縣、唐鄉、平林、南新、雲杜、等多個縣邑,一路連線東江漢平原,是有名的糧倉。
揚州一旦佔領了夏口,可以肆無忌憚的侵吞整個東江漢平原,而襄陽到時候只能坐視揚州在東面擴張,而沒有半點反擊之力。
除非重新奪回夏口或者不惜重兵出擊,從陸路繞道南陽郡,多走數百里路,從北面救援隨縣,否則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慢性失血。
可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揚州有水路,完全可以憑藉後勤優勢避而不戰,從而耗死襄陽援軍。
更糟糕的是,襄陽和江陵的之間的水路聯絡也會被切斷,揚州軍可以先侵吞了整個東江漢平原之後,再順著長江逆流而上,先打南郡江陵城,剪除襄陽羽翼。
到最後,襄陽就只剩下了漢水水系的狹長地帶,坐等對方沿著漢水向北推進了。
這就是為什麼江夏郡的郡治明明在西陵城,可黃祖卻不呆在西陵,而是要在夏口築新城而守了。
就衝著這一點,黃祖就絕對不是一個昏庸無能之輩,至少在戰略眼光上還是有些實力的。
劉表把夏口當做底線,其實也是提醒多過懲處。
因為一旦夏口丟了,黃祖大機率也是活不下來的。
原時空中,黃祖輸了孫策、孫權那麼多次,自己都每每逃生成功。唯有最後沔水決戰時,夏口城陷,黃祖才為孫權陣斬。
由此可見夏口之重要。
只要能守住夏口,黃祖就不會有事。
蒯越自然看的出來裡面的貓膩,但劉表能夠有這樣的表態,他其實也已經滿足了。
只要夏口還在黃祖手裡,那蒯越的後路就十分安全,而且後勤補給也可以從南郡江陵那邊補充,他就沒有全軍覆沒的威脅,甚至都還有一戰之力,再不濟也能安全退過長江。
到時候不論是冒點風險順著漢水撤回襄陽,還是安全起見先撤退至江陵,都是可以選擇的選項。
“以我大都督令傳檄夏口,請黃太守不可輕動,只需謹守門戶,阻守江防,此戰便有黃太守一份大功。”
蒯越思考再三,覺得劉封不過新佔揚州之地,水軍難以同江夏水軍相比。
唯一的破綻,就是黃祖忍耐不住,主動出戰中伏。故而為了避免黃祖出戰,蒯越不惜以功勳相誘,可見他對黃祖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的。
********
卻說臨湘城中,張羨醒來之後,桓階立刻將自己所行的舉措報於對方。
張羨這時候也沒了心氣,自家宗族大將張程一戰就兵敗身死,親信熊尚被俘,只有區雄一個人逃了回來。
想起孫策當初的建言,張羨心裡悔恨的直冒苦水。
“伯緒所行甚好。”
張羨艱難的想要起身,一旁的張懌趕忙上前攙扶。
“孫堅之子果然名不虛傳,只恨羨之前不曾聽取他的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