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劉封所預料的那樣,蒯越沿著漢水南下,一路大軍逶迤,連綿十餘里,日行不過四十里,並不著急趕往荊南。
可暗地裡,蒯越早已經遣蔡瑁統帥一部分精銳水軍,配合黃忠、文聘兩將,偽裝成商船一路南下,日夜兼程,竟然只用了十五天就已經入了長江,距離巴丘不過兩百里。
以舟船的速度,兩百里不過一日一夜而已,即便晚上休息,也只需兩日即可抵達。而此時,荊南軍的援軍才剛剛抵達巴丘,還以為荊北軍遠在竟陵,最少也要十天半個月才能抵達巴丘城下。
張程、區雄、熊尚三人猝不及防,被蔡瑁偷襲破城。
張程被黃忠臨陣斬殺,熊尚為文聘所擒,只有區雄帶著殘兵突出重圍,一路逃回臨湘。
六千郡兵,兩千青壯,八千荊南士卒被斬殺七百餘,剩下俘獲大半,只有兩千餘殘兵跟著區雄逃離巴丘。
訊息傳回臨湘,舉城震動。
張羨當眾昏倒,桓階不得不站了出來,代替張羨處置諸多事務。
桓階一邊將張羨送回後府,又招來大夫看顧,同時宣佈臨湘進入戰備之中,封閉各大城門,僅僅留下南門供百姓出入。
同時,加強各處禁衛,增加城中巡邏隊伍,提升武庫、糧庫等等重要設施的警衛力量。雖然軍事指揮能力不行,可在這些內政後勤工作上,桓階的能力還是非常出色的。
在桓階的努力之下,整個臨湘重新安定了下來。
鎮撫住了臨湘城後,桓階親自上門,前來尋找孫策。
“世兄,你怎麼來了。”
對於桓階的來訪,孫策極其驚訝,這時候桓階作為城中的定海神針,即便要見自己,派人來傳召即可,哪裡用親自上門。
只是孫策小看了桓階,後者卻是朝著他鄭重一禮:“伯符,先前都是我等錯了,此番前來,乃是想請你出山襄助。我當建言明府,將軍事職權轉交給你,請你務必守住臨湘,護佑長沙百姓不受劉景升殘害。”
孫策心中怦怦直跳,沒想到桓階居然給了這麼大一個誘惑。
孫策也有想過桓階等人會服軟,也因此猶豫要不要聽從劉封的話,撤離臨湘。可是他真的想不到桓階居然會玩這麼大,居然敢以身家性命相托付。
至於張羨,只要桓階有了這想法,張羨十有八九是會答應的,他對桓階就是如此的言聽計從。連舉兵造反都聽桓階的了,軍事指揮權也未必會出格多少。
孫策沉吟片刻,開口道:“世兄,策安敢有此想法……”
不等孫策的話說完,桓階就打斷了他:“伯符,你可是還在埋怨我之前在軍議之中不曾支援你嗎?”
“這如何可能。”
不管孫策有沒有,這事肯定是不能承認的。
桓階鄭重說道:“兄長已知錯矣,此番必對賢弟馬首是瞻,還請賢弟莫要再做推辭了。”
形勢由不得桓階不做此低姿態,孫策之前的策略已經證明了其先見之明。孫策更是在巴丘被突襲之前,就已經警告了張羨、桓階等人。
孫策當時就以蒯越多謀善奇策,必不會老老實實引兵南下。其很可能以大部為誘餌,揀選精銳,突襲巴丘。
但張羨、桓階並不以此為意,雖然採納了孫策的建議,給巴丘張程等將發去了命令,要他們小心防守,可最終的結局卻是巴丘一日而破,八千大軍只剩下了兩千餘殘部。
孫策長嘆一聲,還是心動了。
能夠指揮臨湘之軍拖住對方,這功勳可比如今灰溜溜離開臨湘要大的多。
孫策志向遠大,雖已經為劉封所服氣,但並不代表他就不想封侯拜將了,他一介武人,想要封侯拜將,可不就得靠軍功嗎?
“好!既然世兄如此抬舉孫策,那策必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