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臉色一下子陰沉了下來,站定當場,只是以目視鍾繇、董昭。
鍾繇、董昭也都是見過大風大浪之人,鍾繇能在董卓執政時活的好好的,卻又沒有黑點,而董昭更是單騎入鉅鹿,剷平叛軍。
可眼前這一幕著實沒有見過,實在是因為這太過反常了。
劉封可是功臣,而且還是挾大功入雒。
天子怎麼能以交戟叉頸來待他呢?
別說是交戟叉頸了,就是交戟導引在這時候也只會起到反效果。
最重要的是,鍾繇和董昭都沒聽說有這麼一出,莫非是天子瞞著他們私底下搞的?
如今天子手中並非沒有兵權,他也招募掌握了一支千餘人規模的宮城禁衛,名義上是歸屬衛尉周忠,也就是周瑜他伯父統領,可實際上的指揮權,卻在衛尉下面的南北宮衛士令手中。
其中南宮衛士令乃是楊氏族人楊良,鍾繇、董昭的後背一下子冒出了冷汗。
不會吧!?
鍾繇和董昭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震驚和懷疑。
幸好長戟士們交戟之後,形成了一道通道,並無其他動作。
在通道之側,一個身穿甲冑的中年男子上前行禮,此人正是南宮衛士令楊良。
朝著劉封、鍾繇、董昭三人拱手作揖之後,楊良朗聲道:“奉天子詔令,以交戟禮以迎徵南將軍劉封。”
隨後,楊良朝著側面一讓,以手做導:“徵南請!”
董昭看了一眼臉色難看的劉封后,搶上前呵斥道:“天子令我等出迎徵南,何時有此詔令,我身為侍中,緣何不知!?”
侍中本身最初的職能就是替天子傳召,如今雖然不再侷限於只有這類功能,但董昭拿這個說事,質疑楊良假傳聖旨,還是很有威力的。
果然,楊良神色閃過一絲慌亂,不過很快就又鎮定了下來。
“董侍中,此乃天子新出的口諭,您不在聖駕身邊,自然不得而知。”
董昭還想要說些什麼,卻看見劉封抬起了手:“好了,既是天子詔令,那臣焉敢不從。”
劉封深吸一口氣,忍著屈辱低下頭,從交戟孔道中緩緩而行。
一邊走,一邊思考。
以眼下的情況來看,這一齣戲碼,鍾繇和董昭是完全不知情的。
這也意味著這很大可能就是鍾繇和董昭出城迎接自己時,天子為人所勸,才會有眼下這一場戲。
而勸說天子的人即便不是楊彪,也必然是楊彪一黨。除了楊黨外,劉封真找不出還有誰對自己有這麼大的惡意和戒心。
至於事情的起因,恐怕應該就是袁術和傳國玉璽了。
劉備父子擒獲袁術,重得傳國玉璽已經整整大半年了。期間天子一直各種傳召,讓劉備將袁術和傳國玉璽送入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