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南凱旋而歸,天子不勝喜悅,如今正在宮中等待,特此命令我等出城相迎。”
鍾繇是天子正使,自然由他先同劉封說話。
董昭、曹昂、滿寵等人都站在一旁,各自面帶笑容。
“蒙天子久侯,臣愧不敢當。”
劉封當即表示了感謝,然後為鍾繇介紹起身後諸人來。
介紹完畢之後,鍾繇小聲的詢問道:“袁公路何在?”
劉封回答了一句:“就在隊伍中間,有甲士看管。”
鍾繇點點頭,隨即臉上露出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色:“那玉璽……?”
劉封給了對方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已隨我入雒,覲見天子時,封自會親手奉上。”
聽到這話後,鍾繇頓時長鬆了口氣,隨即特地安撫道:“天子得知此事後極為高興,在我等面前更是對驃騎、徵南讚不絕口。方才只是我擔心事有意外,故此先行確認,還請徵南勿要多心。”
劉封臉上掛著理解的笑意,口中卻是調侃道:“我看元常才是多心了。”
鍾繇哈哈大笑起來。
“子升賢弟。”
曹昂此時走過來,衝著劉封拱手作揖,笑容滿面道:“不意年餘未見,賢弟竟在東南又建奇功,而愚兄卻在雒中碌碌無為,荒度時光,實在是叫我汗顏。”
劉封立刻回禮,隨後卻是辯解道:“袁公路於東南行酷政,打壓士民,盤剝豪強,敲髓吸骨不能盡其暴,故此東南士民無不痛恨,欲生啖其肉而不能。”
想到東南的慘狀,劉封忍不住嘆息一聲:“故此,朝廷天兵一至,士民皆反,其暴政賴以存續的亂兵也束手以待,我不過因人成事罷了,又如何能比得了子脩兄在雒中輔佐大將軍,處理天下諸事要務?”
當劉封說到處理天下諸事要務時,曹昂的臉色有些尷尬。
這一年裡,曹操和天子之間的鬥爭是越發激烈了。
曹操如今都不敢輕身入宮了,往往以曹昂代為行事。但凡需要曹操親自入宮時,必定甲士開道,身著內甲,直趨殿外。
雙方爭鬥的最核心問題,就在於權柄。
按照東漢制度,大將軍代天子攝政,這是很合理的事情。
但放到如今卻有兩個瑕疵。
第一個瑕疵就是曹操的大將軍並非外戚,並沒有女兒、妹妹嫁給天子。
第二個問題則是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已經大婚了,按照漢制,大將軍應當還政於天子。
只是曹操這邊也有對策,那就是漢桓帝直到二十一歲時,才得到太后名義上的還政,而他真正能掌握大權,那更是得在七年之後,漢桓帝二十八歲時。
如今天子劉協不過十八,自然不必著急。
一個想要收回權力,另一個卻想要挽留權力,這不出現爭鋒相對的衝突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