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蓋、芮良兩部靠近之後發現,高順這一圓陣堪稱是個烏龜殼,再搭配上從盾牌之間伸出來的長戟,立刻又進化成刺蝟了。
黃蓋眉頭也皺了起來,對付這種烏龜刺蝟陣,最好的辦法自然是用砲車砸,只需要幾下,就能砸他個人仰馬翻,陣型破碎。
孫策軍中倒不是沒有砲車,不但固陵城裡有,就是孫策軍主陣都有十幾臺。
孫策軍早就抵達了戰場,這些日子來可是打造了不少戰爭器械,其中就包括砲車。
他們的砲車威力自然是遠不比過徵南軍的,但也能將十斤到三十斤重的石頭投擲個六十到一百米之間。
如果能夠把砲車拉來,破陣還是有把握的。
可問題就在於約戰之後,孫策軍的砲車都跟著主陣後退了五里地。
想要把那些砲車拉過來,可不是一時半會能辦到的,別說騎兵了,就是步兵的速度都要遠超那些砲車。
黃蓋和芮良、芮玄商量了一下之後,做了兩手準備,一邊準備發動進攻,一邊派人回去稟報孫策,申請砲車前移增援。
“文鸞,如今之計,唯有四面圍攻了。”
黃蓋看著跟個刺蝟似的圓陣,同芮良商量道。
芮良也是眉頭不展,他雖然沒有聽說過高順的名號,但能作為徵南軍先鋒,第一個過江之人,肯定不會好對付。
但看黃蓋這愁眉不展的模樣,芮良覺得自己還是低估對方了。
芮良自己打仗很一般,雖不能說是廢物,但真也就一般水平,遠遠比不上黃蓋。
但芮良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善納人言。
他當即就對黃蓋表態道:“就依公覆之言,此戰,我為輔助,必尊公覆之令是從。”
芮良這表態,讓黃蓋精神一振:“善!文鸞不愧是名士子弟,甚識大體。”
隨後,黃蓋安排好了作戰計劃,和芮良、芮玄兄弟倆對了一遍。而這段時間,黃、芮兩家的部曲也早已經對高順形成了合圍,隨後坐下休息。
“第一陣,出戰。”
黃蓋一揮手,將旗揮動,牛角號鳴。
在高順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孫策軍士卒一起發動,一步一步的朝著高順軍的陣地壓了過來。
當雙方距離不足七十米時,高順軍中突然響起一陣金鑼聲,第一排的塔盾手突然抬手收盾,然後側過身體。
在塔盾手們的縫隙中一個個弩手早已經準備多時,幾乎同時扣動了扳機。
弩箭的有效射程是八十到一百二十米,三十米這個距離自然能將弩箭的殺傷力發揮到最大限度。
這一陣重弩激射,饒是黃蓋、芮良軍都以塔盾手為前列,許多盾牌也直接被射穿,直接傷害到了盾牌手本人。
緊接著,高順陣中又是一陣金鑼聲,先前退入陣中的弓箭手朝著四面八方的敵人抬弓漫射。
四波箭矢彷彿雨點一般,被拋射到了高空之後,開始往下墜落,落入了黃蓋、芮良的戰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