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紹看來,這兩人都是狗東西啊,簡直是把自己當蠢物了,居然覺得能借自己這把刀去對付對方嗎?
自己在他們的眼裡就這麼好糊弄嗎?
自視甚高的袁紹心態炸了啊。
只是他越生氣,卻越不能表露出來。
因為他不生氣,眾臣們未必會想到這一層去。
他要是暴露了怒火,不等於是不打自招了。
其實堂中眾臣中,好幾個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只是在故作不知罷了。
不過現在袁紹問起來了,他們可不能繼續裝聾作啞了。
堂上沉默了片刻之後,許攸第一個起身說話。
“主公,孟德與您相交多年,又為安定河北併力同行,相扶相助,攸以為,還是孟德可信。”
許攸作為袁紹和曹操兩人的朋友,又是袁紹的奔走之友,心腹嫡系,他怎麼都避不開這個問題。
既然不避開,索性就先說話了。
劉備和許攸並不熟悉,況且許攸雖智計不明,卻精明有餘。
他敏銳的意識到這本就是一筆爛賬,也很難分清誰對誰錯。
既然如此,那找個熟人站隊就行了,他和劉備又不熟。
有了許攸打頭之後,其他河南士人也都紛紛發言,幾乎所有河南士人的立場都傾向於信任曹操。
只有荀諶、辛評兄弟倆等少數河南士人沒有說話,依舊保持沉默。
郭援此時也在堂中,他幾次去瞧辛評,想要從對方身上得到些暗示。
郭圖在離開之前,就叮囑過郭援,如果鄴城發生了什麼大事,讓他聽從辛評的建議。
辛評發現了郭援的異常,微不可查的輕搖了下頭,示意對方稍安勿躁。
隨後,又悄悄的暼了一眼老神在在的荀諶。
世人都極其推崇荀彧,可辛評卻知道,荀諶的能力並不在荀彧之下。
“明公,配想請問一事。”
審配突然挺直身體,大聲問道:“不知此二書信,何人先到,何人後到?”
袁紹對審配很是敬重,當即回答道:“孟德之信先到,玄德的書信後至。”
審配斷然道:“劉玄德素有仁厚之名,也不曾聽聞他有背後言人短長,反倒是曹操,出身閹宦,素有詭譎之名,又在兗州屠殺名士,滅邊文禮滿門,連孩童都不放過。況且雙方同時得此訊息,先做書者,必嫌疑更大。”
審配朝著袁紹一拱手,說出了自己的判斷:“配竊以為,劉玄德更可信。”
“荒唐!”
逢紀長身而起,譏諷道:“審正南此言何謬也。邊文禮阻撓州政,謾罵方伯,身為兗州名士,不思為州府效力,頻頻攻擊州政。如此人物,名為賢士,實為州賊!曹孟德所行或有過激之處,卻並非事出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