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原本來掃蕩潁川,只是想著擄掠人口,盡力打壓曹操日後的戰爭潛力和恢復力。
可現在看來,潁川的黃巾賊當真是富的流油,至少在糧食這一塊上,當真個個都是土財主。
也難怪原本都窮瘋了的曹操,在掃蕩了潁川之後,不但養的起大幾萬的軍隊了,還能組織起幾十萬人屯田。
劉封原本一直弄不明白對方糧食是從哪裡來的,要知道當時的兗州都已經被打爛了,又是大旱,產出的糧食能養得活兗州本地的人口和軍隊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哪裡還能擠出這麼多的糧食來幫助潁川屯田。
劉封在徐州就已經屯過田了,才組織了五千戶家庭,撐死了兩、三萬人,就已經掏空了糜家和朐縣的剩餘糧食。
可當時曹操在潁川屯田的規模,最少也得是四五十萬人,否則哪裡可能當年就收穫得谷百萬斛。
斛是小石,差不多三斛等於兩石。
百萬斛那也是七十萬石的糧食,哪怕曹操的軍屯剝削的比徐州屯田狠的多,但上限就擺在那,你哪怕全部拿走,總也要留下口糧和來年的糧種吧。
可見,曹操至少還是得拿出供三十萬人的口糧和糧種,這不等於十幾個糜家的存糧?
曹操那時候都窮的靠袁紹給飯吃了,所以只能是在潁川當地洗劫的。
劉封也算是歪打正著了,他雖然沒想到這一層,可只是靠著挖曹操的牆角,竟然誤打誤撞的發了大財。
帛書中統計的很清楚,光是陽翟城中的倉儲,就積蓄了整整六十三萬石糧食,城外也有數十萬畝上等的水澆地,都是精心耕種的上好熟田。
這些糧食並非全是存糧,其中近半是一萬餘黃巾軍和戰馬接下來近一年時間的口糧,剩下的三十三萬石才是這兩年積蓄下來的存糧。
可別小看這三十多萬石糧食,這直接就能給劉封額外節約十餘萬糧食。
有了這三十多萬石糧食,劉封可以直接讓後方不必再給中路軍和東路軍運送糧食了。
光是這三十多萬石糧食,就足夠東路軍和中路軍一萬五千人,加上一萬黃巾軍降卒吃上半年。
更別說萬一事態緊急時,劉封還能輕而易舉的從陽翟城裡的黃巾婦孺和百姓手中再徵集幾十萬石糧食出來。
畢竟這些人的口糧和糧種,可都是存放在自己家中的。
陽翟是這樣,那潁陽和潁陰,乃至於許縣是不是也都是類似的情況?
如果真要是這樣,劉封真有些捨不得把潁川交給曹操了,這些田可都是上好的水澆地啊。
除了糧食以外,城中還有不少好東西,包括刀、槍、劍、戟各三千餘把,盾牌一千三百面,鐵甲四十四套,皮甲五千四百餘套,戰馬三百二十九匹,弓四百餘張,弩六十副,羽箭一萬七千多支。牛、馬、驢、騾千餘頭,豬羊三百多口,雞鴨千餘隻,酒水八百多壇,各色布帛四千多匹,金四百餘斤,銀七百餘斤,各色五銖一千一百六十餘萬。
劉封可謂是又肥了一大波,前面的東西還好說,後面金銀和五銖,顯然是這波黃巾劫掠所有,結果全都便宜了劉封。
之所以府庫裡會剩下這麼多的金銀財貨,原因和糧食是一樣的。
黃巾軍根本找不到大量交易的渠道,只能把財貨堆積在倉庫之中了。
校點完倉儲之後,劉封將賈逵等人招來。
“梁道,黃巾降卒我會帶走五千人,陽翟城就託付給你了。”
此時的陽翟城中存放的糧食,就是東、中兩路大軍的給養,守備陽翟,可謂是腹心之託。雖然守在陽翟城中未必還能有斬獲,但戰功卻是無論如何都消磨不掉的,而且必定是排名靠前的大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