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父劉玄德> 第217章 玄德低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7章 玄德低頭 (1 / 6)

四位文士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給劉備勾勒出了一個行動草案。

劉備不但要勤王,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勤王。

劉備可以親自掛帥,卻以一得力之人領兵,前往河東迎駕。

同時,劉備還應該廣發邀請,遍邀關東諸侯,請袁紹、曹操、劉表、劉繇、郭貢等人一併出力,哪怕是袁術、呂布,也要去信邀請。

以郭嘉揣度,呂布此人見小利而忘義,做大事而惜身,定會以糧草不濟婉拒劉備的邀請。

劉繇大機率也抽不出手,劉表即便願意,也並非通路人,他自可以從南陽北上。

因此,劉表來與不來,關係都不大。

郭貢乃是劉備的盟友,而且梁國位置重要,是劉備的關鍵後路,必須拉其入夥。

袁紹鞭長莫及,而且以郭嘉推測,袁紹一向優柔寡斷,其只會先派使節前往河東,然後再做決定。

如此一來,唯一大機率會呼應劉備出兵的,就只有曹操了。

此時的徐州,尚不知道曹操實際上已經出兵勤王了,只是曹操的勤王之路並不順暢,早早就被洛陽外被阻攔了下來。

對於二張的意見,荀攸和郭嘉極力支援張昭,覺得將天子安置在潁川極為妥當。

荀攸和郭嘉此議,既非以公謀私,也非大公無私,而是公私一體。

天子能夠駕臨潁川,暫時駐蹕,自然能極大的提升潁川的聲望,同時也能給百廢待舉的潁川帶來不可或缺的各種資源。

這不但有利於潁川民生的恢復,同樣也能夠救助更多的潁川老鄉。

作為潁川人的荀攸和郭嘉如何能不盡心竭力的支援張昭。

可同時,潁川的位置也相當的好,距離黃河有百里之遙,同時又和豫州的陳國、汝南接壤,距離徐州雖有些遠,卻絕不像洛陽那般鞭長莫及了。

如此既有利於州府,又能幫助家鄉的美事,以荀攸和郭嘉的智慧和能力,如何能看不出來。

至於張紘,也不會堅持己見,只衝著徐州鞭長莫及這一條,就足以讓他放棄原來的意見了。

接下來,眾人又討論起出兵的細節,四人眾口一詞,請劉備以親起大兵的名義勤王,但在局勢清晰之前,無論如何都不宜遠處至梁國以北,更不可親身過河。

也就是名頭劉備來領銜,但真正勤王幹事的人,則可安排給最可信任之人。

這個最可信任之人,在座的七個人倒是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劉備的好大兒。

劉備領銜,劉封出馬。

劉備可前出至沛國,甚至是梁國接應,劉封則親帥大軍過河迎駕。

就連關羽、張飛都沒有異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