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105章 反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章 反響 (1 / 2)

《鋤奸》和以往的高大全的主旋律電影完全不同,電影從內容到形式都極其新穎,使得看慣了傳統故事片的觀眾耳目一新,贏得了極佳的口碑。良好的口碑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帶動觀眾走進電影院;而這些觀眾從電影院出來,又帶動了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隨著電影熱映,大江南北街頭巷尾、茶餘飯後都在談論《鋤奸》,簡直像不看《鋤奸》就跟不上潮流,甚至都沒法和人聊天了,引發無數觀眾買票追趕潮流。電影院售票視窗非常火爆,甚至一票難求。一些電影院早上6點過就有觀眾開始排隊,等到電影開售的時候,往往排著好幾百人的隊伍。甚至在一些地方觀眾由於買不到票,就在電影院門口堵“飛票”。

清華的男生寢室裡,一個男生手舞足蹈地道:“《鋤奸》真的太精彩了!拍得很熱血、富有激情,很多場景讓人感動,我覺得比《追捕》好看,劉文英也比真由美好看。要是能娶到劉文英這樣姑娘,這輩子也算沒白活啊!”

旁邊男生笑著道:“像你這樣腐化墮落,整天想著往資本主義世界的跑人,怎麼配得上劉文英,你就不要打劉文英的主意了,還是留給我們這些留下來建設祖國的人吧!”

北平軍區戰友京劇團的操場上,正在放映《鋤奸》。21歲的馮小剛是個剛入伍一年的新兵。由於他會畫畫,被安排在美工組,日常工作不僅需要設計舞臺佈景,還得負責裝臺卸臺、在禮堂上面拉吊杆。日子雖然辛苦,但他過得很快樂。

馮小剛一直都喜歡看電影,特別喜歡戰爭片,尤其喜歡《南征北戰》。不過在看到《鋤奸》之後,他完全被震傻了,沒想到竟然有這樣的電影。他雙眼緊緊盯著大螢幕,喃喃地道:“這片子好厲害,簡直比《南征北戰》還要好看。我要是也能拍這樣的片子就好了。”不過這話剛說完,他馬上搖頭苦笑:“我就是一美工,怎麼可能做導演嘛!”

濟南二中的一間教室裡,十三歲的鞏麗正趴在桌子上,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出神。好友感覺她今天怪怪的,好像有什麼心事似的,就問:“鞏麗,你怎麼了?”

鞏麗臉一下就紅了,作為十三四的小姑娘,她不可能告訴別人,自己喜歡上電影《鋤奸》的男主角,就是最好的朋友也不會說。她低下頭,捏著衣角,低聲道:“我不想做歌唱家了,我想做演員。我想演電影,演劉文英那樣的角色。”

總參的電影放映室裡,幾個老人正在觀看《鋤奸》。電影帶來的震撼,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老人,放電影的過程中,老人們不時偷偷抹眼角的淚水。

影片放映結束,一位老人滿意地道:“這部電影才有點真正打仗的樣子。以前那些打仗的電影衝鋒號一吹,敵人就垮了。打戰不是那樣的。在戰場上,人真的是一片片地倒。”說完,老人看到字幕上“許望秋”三個字,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對了,前兩天我收到了一份秀眉電影廠打來的報告,說他們要拍一部打越南的電影,導演就是這個許望秋。”

旁邊的老人道:“這個導演水平很好,又是拍打越南,我們應該支援嘛。”

老人微微點點頭:“我也這麼覺得,到時候讓蓉城軍區調兩個師給他們。”

如果非要找一個對《鋤奸》火爆不滿的群體,可能只有跑片員。《鋤奸》場次越排越多,跑片員簡直就生活在腳踏車上了,從早上一直跑到晚上,中間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電影複製很重,要是遇上腳踏車出問題,還必須提著複製盒子,跑到電影院。

《鋤奸》上映後不但引發了觀影熱潮,在電影圈和學術界引發了巨大的轟動。《鋤奸》這種型別的電影,在國內統稱為驚險片。這種型別的電影深受觀眾喜歡,但在學術界卻一直是被蔑視的物件,被視為電影中的下品,甚至被視為電影創作中的“沒出息”與“墮落”。電影廠也把驚險片當成“練兵片”,讓新人導演來拍,比如李少虹第一部就是《銀蛇謀殺案》;而新人導演拍完驚險片也會馬上轉向其他型別。

《鋤奸》跟以往那些相對比較粗糙的驚險片不同,電影製作非常精良,而且藝術水準極高,在電影的視聽語言上有大量的創新,有很多極具突破性的東西,很多人看完後都傻了。

鍾惦非一直都非常欣賞許望秋,對《鋤奸》也是極為欣賞。在《鋤奸》上映後,他在第一時間發表文章,為電影大唱讚歌:“《鋤奸》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是前所未有的突破。電影是驚險片,在藝術上,電影採用手持攝影和運動鏡頭,引人入勝;在思想上,歌頌了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所以這部影片是很成功的。許望秋同志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現代電影語言的中國化》,透過《鋤奸》我們會發現他真的做到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