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261章 橫濱中華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1章 橫濱中華街 (2 / 2)

中森明菜喜笑顏開地道:“本來準備回家看看的,可是我沒有去橫濱中華街玩過,想跟你們一起去看看。”

許望秋笑道:“那就一起去吧!”他轉頭笑著對唐囯強道:“阿明照顧好你媳婦啊!”

中森明菜臉騰的一下紅了:“許先生,你亂說什麼呀。”

東瀛有三條比較著名的中華街,橫濱中華街、神戶南京町、長崎新地中華街。其中橫濱中華街是東瀛最大,甚至是亞洲最大的唐人街。橫濱中華街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橫濱港開港的1859年。在清末的時候,亡命東瀛的革命黨很多都在橫濱中華街活動,孫中山先生在東瀛活動的時候也基本上呆在這裡。

橫濱位於東京以北約20公里的關東地區腹地,是東瀛第三大城市。中華街坐落在市區黃金地段,有數千華橋長期集中居住在此。大街兩全是二、三層中國式建築,紅簷綠瓦,風格古樸錯落有致,密疏相宜,尤其是街口雄偉壯觀的古牌坊上,高懸著那塊正楷書寫的“中華街”巨輜匾額,更平添了一股濃烈的民族氣息。

不過中華街上不如想象的熱鬧,在街上看不少多少行人,因為東瀛人不過農曆新年,而且今天又不是休息天,該上班上班、該上學上學,街上的遊客比較少。而且橫濱中華街不像後來那樣,有大規模慶祝後,以及遊街表演,還沒有做成旅遊招牌,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圍觀。

許望秋他們根據那個看女排比賽時認識的老華人王德清提供的地址,在“清味居”找到了他。王德清見到許望秋他們特別高興,趕忙把老婆和孩子都叫了出來。

王德清老婆對許望秋他們也非常熱情,拉著許望秋他們說過不停,不住打聽國內的情況。王德清兒子就沒那麼熱情了,畢竟是在東瀛出生東瀛長大的,對中國沒有太多的感情。王德清女兒對唐囯強倒是特別熱情,又是讓他簽名,又是讓他合影的。如果唐囯強願意,留在王德清家作女婿應該問題不大。

聊了一陣,王德清和女兒做起了導遊,帶著許望秋他們遊覽中華街。

沿著筆直、整齊的中華大道向前,如同來到北平一般,古香古色的店鋪一家挨家,那守護在門旁的石獅子。那掛在簷下的紅燈籠,那顆揚在店前的貨幌子,還有那隨處可見的龍飛鳳舞的石屏風、雕工橢細的紫檁椅、娓娓動聽的廣東音樂簡直就如置身於華夏大地,讓離家幾個月的許望秋他們被感情去。

讓許望秋他們意外的是在店鋪林立中的中華街裡,竟然有一座頗為雄偉的關帝廟。許望秋對此十分好奇,提出進去看看。這得到了眾人的響應,大家都想進去看看。

進入關帝廟後,王德清告訴許望秋他們,這座關帝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據說當初一位福建籍的華人,從飄洋過海的抱來了一尊木製的關帝像,供在這裡。關東大地震的時候,關帝廟毀於一旦,大地震後,華商集資使廟宇得以重建,然而,重建後的廟宇在1945年的大空襲再次被毀。戰爭結束後,華人同胞再一次集資重建。這座關帝廟是華人團結精神的象徵,每年大年初一橫濱的華人都會到廟裡上香。

王德清買了兩把香,分發給許望秋他們。在場的中國人不是團員就是黨員,而燒香拜佛是搞封建迷信,是明令禁止的。唐囯強他們拿到香後燒也不是,不燒也不是,都看著許望秋,畢竟他是藝術中心的主任,是這裡最大的“官”,這事只能由他拿主意。

許望秋笑道:“關帝廟跟其他寺廟不同,供奉的其實不是神靈,是忠義精神,這種精神是中國人信仰和道德體系的重要支撐。正如於右任為關帝廟寫過一幅對聯: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給關公上香沒問題,不是搞封建迷信。”

眾人聞言都放心了,將香點燃,閉上眼睛,默默說出自己的心願,然後插在香爐裡。中森明菜也有樣學樣,拿著將香雙手合十,在心裡默默說出自己的心願,然後將香插進香爐中。

唐囯強見中森明菜一臉虔誠,好奇地道:“明菜,你許的什麼願望啊?”

中森明菜得意地笑道:“不告訴你,這是我的秘密。”

許望秋笑道:“你不說我也我知道,你的心思是瞞不住我的。”他見中森明菜略顯緊張地看著自己,像是生怕自己看穿她的願望似的,他能夠猜到中森明菜的心願是什麼,不過他沒有說出來的打算,摸了摸下巴,故意道:“我掐指一算,就算出來了。明菜的願望是找到一個又帥又有錢的男朋友。”

中森明菜鬆了口氣,咯咯笑道:“才不是呢,你亂說!你許的願是什麼呢?”

許望秋自然不會告訴中森明菜自己的心願是希望蓉城的家人平安,也希望長春的父母平安,露出大義凜然的表情:“我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戰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