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過後,許望秋開始講自己的要求:“我請你是拍電影最後一場,是兩個人軍人之間的戰鬥,是匕首對匕首。軍人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肯定跟普通人使用匕首不一樣,他們有自己的招數和手法。我對這場匕首戰的要求很簡單,要打得真實,但同時要打得好看。我們會從部隊請教官過來給你作助手,希望你能編排出符合軍人特點的格鬥來!”
袁合平點頭道:“好的,我知道了。”
許望秋繼續道:“我聽說香江拍動作戲很多時候,往往是武術指導到了現場才想該怎麼拍,一場動作戲拍十天半個月稀鬆平常。我們不是這種拍法,你需要在電影正式開拍前,就把動作設計好。我們會派一個攝影師,用電視攝像機把你編排的動作拍下來,把鏡頭剪好,隨後我們劇組各部門坐在一起討論拍攝方案的可行性。所以,拍這部戲你可能不止編排一套動作,有可能編排三四套,甚至更多。”
其實許望秋這麼做有一個目的,就是方便自己人偷師。在2000年之前,好萊塢動作片基本上是王八拳,你一拳我一拳的對毆。到了2000年左右,好萊塢開始邀請香江武術指導擔任好萊塢電影的動作設計,比如《駭客帝國》邀請袁合平。好萊塢在拍攝的時候,會採用動作捕捉技術,讓主要角色、替身演員和武術組成員穿上緊身衣,以記錄他們做每個動作時身上肌肉的運動。
好萊塢透過動作捕捉,很快掌握了香江動作片的套路,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動作片的水準甚至超過了香江。曾經風格一時的香江動作片指導們,在好萊塢基本上混不下去了。吳京拍《戰狼2》的時候,甚至邀請了好萊塢動作指導來設計打戲。
動作片是最容易輸出的一種型別,在海外有大票的動作片粉絲。出口公司的電影要進軍海外,肯定也離不開動作片。
許望秋讓攝影師把袁合平設計的動作拍下來,跟好萊塢搞動作捕捉是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內地電影人揣摩袁合平是怎麼設計動作的,掌握其中的竅門,從而培養出自己的武術指導,以及動作片團隊。光拍錄影肯定是不夠的,許望秋還專門找了幾個退役武術運動員,讓他們擔任袁合平的助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找袁合平問,直到完全搞清楚。
袁合平不知道許望秋的目的,聽到後許望秋會派人把自己設計的動作拍下來,十分驚訝地道:“這麼搞要多花不少錢吧,你們這部電影投資多少啊?”
許望秋笑道:“差不多一千萬港幣吧!”
袁合平嘴巴張了張道:“這可真是大手筆啊。”
許望秋淡淡地道:“這沒什麼,內地市場很大。每年票房過千萬的從電影一大半。你知道去年全國的觀影人次是多少嗎?298億人次。平均下來每天的觀影人次是7000萬。我的電影《鋤奸》還在上映,觀影人次已經接近6億,最終超過7億肯定沒問題。最終票房八九千萬應該是有的,換算成港幣應該在1.5億以上。以內地市場而言,《星球大戰》那樣的好萊塢大片,也是可以拍的,只不過我們現在的技術不夠。”
袁合平被許望秋報出的數字驚呆了,一天的觀影人次就是7000萬,恐怕比香江一年的觀影人次還多,半晌才道:“我現在算是體會到什麼叫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了!”
許望秋笑道:“現在我們國家正在改革開放,海外同胞,甚至是外國人都開始到內地投資做生意,電影市場將來肯定會放開,至少會向對我們友好的同胞開放。而且我們現在成立了電影出口公司,會製作高成本商業片,長鳳新現在也整合成銀都機構了,會拍攝功夫片,武俠片,所以,你沒必須要被擔心臺彎,就算真被封殺,跟我們合作就是了。”
袁合平聽到許望秋這麼說,笑著道:“聽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袁合平用了十天的時間跟許望秋找來的教官交流,在充分了解士兵如何使用兵器,以及擒拿格鬥的特點外,開始編排動作。許望秋把張一謀派給袁合平,讓張一謀扛著一臺電視攝像機跟著。袁合平讓演員做四五個動作,等張一謀拍好,然後再拍接下來的動作。等一套動作編排完成,張一謀剪好交給許望秋,讓劇組主創討論。
袁合平編排的前兩套東西都被許望秋打回來了。許望秋對第一套動作的評價是太武俠風,不像士兵在進行格鬥,倒像是武林高手在耍刀。對第二的動作是的評級是太過寫實,打得不夠流暢好看。袁合平很無奈,他還是第一次遇到要求這麼高的導演;但沒辦法,導演提出要求了,他這個武術指導只能繼續改。
時間很快進入七月,距離《獵鷹》開機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就在這時許望秋接到了北航打來的電話,有線索道攝影系統搞出來了,不過無線系統的難度比想象的要大,在短時間內很難搞出來。他們知道許望秋是要用索道系統拍電影,就問他是不是先用有線系統拍。
在接到這個訊息後,許望秋立刻買了一張飛機票,趕回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