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爾贊看過《鋤奸》,也知道許望秋的大名,對他十分客氣:“去年《鋤奸》在北影廠放映的時候,我也在場。這部片子拍得太好了,煙火技術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許望秋笑著道:“張前輩客氣了,《鋤奸》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這次我們準備搞一把大的。在這部電影中除了煙火技術,我們還會使用大量特效,包括遮片技術、以及模型特效的製作。我聽說北影廠的遮片技術特別強,所以,我就來向你們求援了。”
張爾贊聽到這話微微一怔,以前電影著特效,都是導演告訴他,有什麼鏡頭,要什麼效果,然後他去考慮用什麼技術,沒想到許望秋直接告訴他要用遮片技術,不由問道:“不知道你做什麼鏡頭要用遮片技術?”
許望秋沒打故事板,問張爾贊要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個畫框,在裡面畫了一架直升機:“就拿這場戲來說,我軍在打下敵軍的雷達站後,敵軍一架直升機恰好過來了,向獵鷹小隊發動攻擊,獵鷹小隊用火箭筒把敵人的直升機打下來了。”
許望秋又畫了個畫框,畫了個小人,又畫了個圈圈,在上面寫上“飛機”兩個字,開口道:“直升機爆炸之後,落到地面,變成一個然後的大火球,向鋤奸隊員滾來。這個鏡頭只能用遮片技術,將演員和爆炸的飛機分開拍,然後合成在一起。要是讓演員和爆炸物在一個場景拍,實在太危險了。”
張爾贊驚訝地道:“沒想到你還懂遮片技術啊!”
於澤聽到這話笑了:“望秋可是電影的行家,只要是電影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老於誇張了,我不懂的還是很多的。”許望秋謙虛了一句,看著張爾贊笑道,“我對遮片技術只是略知皮毛,談不上懂。我一直相信,專業的東西就應該讓專業人士來做。我們這部電影特效很多,需要你這樣的專家加入。”
“幫你們做特技肯定沒問題。”張爾贊見許望秋的話說得如此誠懇,對他的印象大好,答應加入《獵鷹》團隊,同時提醒道,“活動遮片技術是很花錢的。”
許望秋笑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準備為煙火和特效準備了200萬的費用,如果不夠,我們還可以增加,你不需要擔心資金的問題,。”
張爾贊聽到許望秋為煙火跟特效準備了200萬,不夠還可以增加,簡直目瞪口呆,心想江卿重拍《南征北戰》花了140多萬,都有很多人都說她鋪張浪費,你這部電影光是煙火和特效就準備花200萬,這太誇張了吧,忍不住道:“花這麼多錢拍電影,國家能同意嗎?而且你不覺得太浪費了嗎?”
許望秋沒想到張爾贊會這麼說,就解釋道:“美國有一部電影叫《星球大戰》,成本1100萬美元,差不多就是2000萬人民幣。聽上去花了很多錢,特別浪費對不對?可是這部電影在全球取得了7.7億的票房。我們拍這部電影要拿到國際上去賣,為國家掙外匯,肯定要拍出國際一流水準,不然別人肯定不會買我們的片子!”
張爾贊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許望秋跟張爾贊和於澤聊了一會兒《鋤奸》特效的問題,聊到了航拍的問題。他希望拍兩組低空的航拍鏡頭,鏡頭從我軍頭上飛過去,在攝影機向前推的時候,地面爆炸不斷。這是後世戰爭戲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鏡頭,會帶給觀眾極強的代入感。
張爾贊聽完許望秋的想法,搖頭道:“我們作不了。當初江卿也想這麼拍的。江卿看到法國電影《白蹤野馬》,電影裡馬跑,攝影機跟著跑;馬橫著跑,攝影機也橫著跑。她希望北影廠能拍出這樣的鏡頭來。看上去像航拍,但航行線路還得低。我就去找北航,北航的設計師按照美國飛機的圖紙做了架小型飛機,但攝影機太沉,一架上去,飛機就吧唧掉地上了。
1974年翻拍《南征北戰》的時候,江卿提出要航拍鏡頭,這鏡頭最好能貼著地面,跟著坦克走,坦克下坡了,鏡頭要越過坦克繼續往前。這次,軍委特批了一架直升機,但最低只能飛50米,拍回來,畫面中的坦克就跟棋盤上的棋子似的,沒有拍出想要的效果。”
許望秋聽到這話眼前一亮,激動地道:“找美國飛機圖紙做的飛機不行,那我們請北航幫我們專門設計一架飛機,設計一架載重量足夠強,載得攝影機的小飛機不就行了!”
張爾贊覺得許望秋太年輕,完全沒有社會經驗:“人家北航的老師要上課,而且還要從研究工作,哪有時間幫我們專門設計小飛機?再說了,設計小飛機哪有那麼容易,需要購買材料,需要做實驗,這個需要花不少錢的。”
許望秋土豪氣十足地道:“只要他們能搞出來,錢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