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140章 遮片技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0章 遮片技術 (1 / 2)

《獵鷹》戰爭場面很大,如果說《鋤奸》的戰鬥場面是一個班的話,那《獵鷹》就是一個師的水平。就場面而言,肯定比不過動不動調幾萬部隊協助拍攝的蘇聯電影,但吊打好萊塢應該是沒問題的。

《獵鷹》有兩場特別重要的戰爭戲,電影開場我軍進攻敵人時遭到敵人重炮襲擊,傷亡慘重;電影最後燕雙鷹指引我軍炮火,炮擊敵軍炮兵陣地。這兩場戲場面極大,炸點不是幾個、幾十個,而是幾百個,甚至上千個。這麼大的場面,這麼多的炸點,如果沒有一個出色的煙火師來把控,那絕對會出問題的。

在許望秋心中《獵鷹》煙火師的人選只有一個,八一廠於澤。

許望秋跟於澤合作過,彼此非常熟悉。在八一廠找到於澤後,他沒有賣關子,直接道:“老於,這次我們準備搞一把大的,場面非常大,必須要有經驗豐富的煙火師帶隊。別人的人我信不過,你就是我唯一的人選。”

於澤在拍《鋤奸》的過程中,跟許望秋合作得非常愉快。作為特效師跟導演合作,最怕的就是那種什麼都不懂的導演,瞎幾吧指揮,瞎幾吧下命令。後世國產電影特效被吐槽的原因很多,除了特效水平確實比不上人家外,導演不懂特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許望秋無疑是懂煙火的,對煙火相當瞭解,知道怎麼拍才能拍出最佳效果。氣爆技術國內在七十年代初就開發出來,但在國內應用不多,拍出來的效果跟火藥差別不大。許望秋用氣爆技術卻怕出了令人震驚的效果,讓無數人驚呼原來戰爭片可以這麼拍。

於澤跟許望秋開起來玩笑:“是嘛,場面有多大?”

許望秋嘿嘿笑了聲:“我們這部戲的煙火和特效費是200萬,如果不夠,還可以再加!”

於澤被許望秋報出的數字嚇到了,1974年重拍《南征北戰》,場面那麼大,投資也才140多萬,這部戲煙火和特效就200萬,這得多大的場面啊,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200萬,如果不夠還可以再加,我沒聽錯吧?你們這部電影投資多少啊?”

許望秋輕笑道:“你沒聽錯。我們這部戲投資300萬,如果有必要,可以增加到500萬;如果還是不夠,我可以向上面反應,要求增加預算。而且總參和總裝備部批文已經下文,調1個步兵師、1個坦克團和2個榴彈炮團協助我們拍攝。我說場面大,絕對不是吹牛。你不感興嗎?我聽說你們廠有個叫尹星芸的煙火師不錯,要是你不感興趣,那我就去找他了!”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搞大場面的煙火師不是好煙火師。於澤聽到許望秋要找別人,馬上叫道:“感興趣!感興趣!尹星芸那小屁孩的技術能跟我比嗎?他做煙火師才幾年啊?你這部戲的煙火就交給我了。我的技術你還不放心嗎?”

許望秋哈哈笑道:“當然放心。那這件事就定了。對了,你認識北影廠的張爾贊吧?”

“認識,我們一起拍過《南征北戰》,我是煙火師,他是電影的特技攝影。”於澤只要許望秋找張爾贊做什麼了,怎麼,你想請他做特技攝影?”

許望秋點頭道:“對,我準備請他做特技指導。《獵鷹》特效鏡頭很多,需要特技方面的專家參與。《獵鷹》中的很多鏡頭爆炸和特效要一起做,需要你們配合。你陪我去北影廠走一趟吧。”

兩人從八一廠出來,直奔北影廠。許望秋他們在辦公室找到的張爾讚的時候,他正看啃英文資料。前些日子,張爾贊去了一趟美國。在美國他切實感受我們和別人在特效上的差距,於是,他搞了一些資料回來,刻苦專研,想要趕上美國人。

張爾瓚原本東北電影廠的攝影師,1954年國家要發展電影,急需故事片,組織上挑選了一批人到蘇聯學習,以便能拍攝和洗印彩色影片。魔影廠的戈永良原本是特技攝影的第一人選,但戈永良沒有透過政審,於是,這個任務就落到了張爾讚的頭上。

在蘇聯學習的過程中,張爾贊發現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圖書館內,有非常齊全的技術資料,但資料不外借,只能在圖書館閱覽。張爾瓚心生一計,跟管理員說自己不懂俄文,想拿回去請教翻譯。管理員同意後,張爾瓚便跟同伴把所有關於攝影、錄音、洗印等方面的書借回去,一頁一頁用相機拍下來。

1956年張爾贊畢業回國的時候,將這些資料帶了回來。在蘇聯學習時,張爾贊知道了蘇聯的紅外線遮片技術。所謂遮片技術其實就是摳像技術,又被稱為藍背景法;紅外線遮片技術就是利用紅外線進行摳像。這種技術蘇聯對中國保密,也不賣裝置給中國。

張爾贊憑藉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從蘇聯帶回來的資料,經過幾年潛心研究,最終研製出中國第一臺35毫米活動遮片攝影機。從60年代到80年代初,北影廠出產的影片中,幾乎所有需要摳像合成的特技鏡頭都是靠這臺機器完成的。

許望秋找張爾贊就是衝著北影廠的摳像合成技術來的,因為《獵鷹》有些鏡頭只有摳像合成技術才能做出最理想的效果,用其他方法根本不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