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望秋轉頭對嚴皓道:“現在香江一片混亂,劇組也人心惶惶。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很難專心拍攝,不如暫時放假。這樣,你通知製片組,讓他們發通告,劇組放假三天。我去給夏夢姐打個電話,把這事告訴她。”
白天在拍攝的時候,劇組一些工作人員的家屬紛紛跑到劇組,來商量要不要兌換美元、要不要去搶購各種商品。整個劇組人心惶惶,拍攝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預定的拍攝計劃只完成了一半。嚴皓覺得暫時放假是對的,就道:“我馬上去。”
在經濟學中有個著名的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原理:一個國家不能同時維持固定匯率,獨立的貨幣政策,和資本自由兌換。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國家在宏觀經濟範疇有三個至關重要的領域:貨幣穩定的匯率、獨立的貨幣政策、貨幣的自由兌換。
任何有個國家在制度政策的時候,只能選擇其中兩個,必須得放棄一個。同時擁有三個是不可能的,雖然這三個都是所有主權國家非常渴望同時擁有的。
比如西方發達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歐盟,就是選擇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貨幣的自由兌換,放棄對貨幣匯率的控制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可以自由流動,貨幣可以全球化,在國際結算中佔據一定的份額。現在國際上主流結算貨幣就是美元、歐元和英鎊。
不過在享受自由兌換好處的同時,帶來了巨大的金融風險。任何國家經濟都有波動週期,如果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就是給國際資本提供狙擊的機會。比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索羅斯為首的金融資本,先是狙擊泰國,讓泰國元氣大傷,然後狙擊香江,如果不是國家隊出手相助,香江很可能被打垮。
中國為了確保經濟能平穩快速的發展,選擇了獨立的貨幣政策和穩定的匯率,放棄了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這樣確保了金融安全,不過人民幣不能實現自由兌換,也帶來了一大弊端,就是外資對進入內地抱有疑慮。
比如一個美國的資本家,準備投10億美元到中國內地建廠,但在中國建廠之前,先得把美元換成人民幣,10億美元摺合70億人民幣,70億投下去之後,三年之後變成了100億。美國資本家想把這筆錢拿到美國,按照目前中國的外匯制度,就得提交申請,才能把錢換成美元拿回去。要是國家不給兌換,那資金就出不去了。對資本而言,風險就大大加劇了。
不過許望秋知道中國在未來會將蒙代爾不可能三角變成可能,因為香江在1997年迴歸,而香江會保持原有的制度不變。國家在內地推行獨立的貨幣政策、穩定的匯率,放棄了人民幣自由兌換;在香江則選擇了貨幣政策和貨幣的自由兌換,放棄對貨幣匯率的控制權。香江和內地雙劍合併,就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在許望秋重生前香江黃屍鬧事,除了英國人興風作浪外,CIA是最重要的推動的者。美國之所以對香江下手,就是覺得中國這套組合拳太厲害,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根本玩不過中國,於是,就想把香江搞垮,打掉中國的一隻手,讓中國玩不成組合拳。
香江一些人敢向國家提條件,敢跳出鬧事,也是看到了這一點,覺得香江對國家太重要了,覺得如果沒有香江,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外資就不敢進內地。他們覺得國家不敢真拿他們怎麼樣,就算鬧事國家也得哄著他們,給他們糖吃。
只是這些人高看了香江的重要性,且不說在香江的旁邊還有澳門,就算沒有香江、澳門,難道外資就真的不敢進中國了嗎?顯然不是。越南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可在許望秋重生前,越南每年能吸引幾百億美元的外資。越南盾不能自由兌換,可外資照樣進去了。
馬克思早就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其實對國家來說,香江就是手裡手裡的一個金融工具,有個工具做生意會方便很多,沒有這個工具做生意會麻煩一些,但不是不能做。很多香江人不明白這一點,以為沒有自己就不行,真是愚不可及。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香江股市和匯市都雪崩了,如何香江政府不出手救市,香江經濟就會徹底完蛋,像亞洲金融危機後的泰國那樣。許望秋記得很清楚,在黑色星期六爆發後不久,香江政府就推出了聯絡匯率制度,將港幣與美元捆綁,發鈔銀行一律以1美元兌換7.8港元的比價,事先向外匯基金繳納美元。同時政府也承諾港幣現金從流通中回流後,發行銀行同樣可以用該比價兌回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此時將手裡的美元兌換成港幣,1美元可以換9.7元;而一個月之後,只要7點8元港幣,就可以換成1美元,淨賺1.9港幣。如果手裡有一百萬美元,在一個月之內,可以輕鬆賺190萬港幣。
這絕對是賺大錢的機會,許望秋之所以答應夏夢到香江來拍電影,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大賺一筆。不過許望秋手裡沒錢,更沒有美元,只能找人合作。
許望秋認識的有錢人不少,但真正信任他,有可能把錢借給他的並不多,夏夢應該算是一個。在讓嚴皓通知劇組放假後,他撥通了夏夢的電話:“夏夢姐,我有件事想拜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