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雖然英子依舊和靈子一起上班、下班,但,她們不再一起回家。
英子常常一個人孤零零地回家,她到家的時間更晚了,風拖著她嬌小又虛弱不堪的身體穿梭在登州路與柳巷子之間,風吹亂了她黃草般的細發,吹透了她身上的舊棉襖,英子有點冷,冷風冰凍了她滿身的汗水,她不由自主打了一個冷戰。
柳巷子靜悄悄的,冷的靜,寒的靜,伸手不見五指的靜;靜靜的路上只有英子的腳步聲,深一腳淺一腳;還有英子的喘息聲,揹負沉重的“吭哧吭哧”聲。
英子輕輕推開葉家院門,她悄悄地把她手裡一個黑乎乎的袋子放在牆角上,她的身體無力地斜靠在院牆上,她張著嘴巴長長喘了口氣,一身的疲勞讓她吐不出過多的暖氣,夜真的很靜,靜得只能聽到英子的喘息聲,抬起頭,樓上沒有一絲亮,都睡著了。
黃丫頭靜靜地看著它眼前的一切,它滿眼是同情與憐憫。
英子艱難地抬直她瘦弱的小身軀,她往前邁出沉重的一步,她真的不想再往前多走第二步,她就想這樣默默依靠著院牆睡下去,可是,不行呀,明天她還要去上工,眼前的葉家還需要她,她不能失信與二哥的囑託。
想起二哥英子滿眼淚,二哥似乎正滿眼期望地看著她,對她更是滿心的信任;她更不能失信於葉小姐每次離開家時的託付,葉小姐那雙好看的眼睛似乎就在天上看著她……樓上傳來葉家祖母的咳嗽聲,英子心裡一抖,最近段時間,葉祖母咳嗽的更厲害了,老人那帶著濃厚的咳嗽聲讓人聽了糟心,更讓人害怕,英子怕葉祖母突然有一天病倒,她真的怕,葉家只有葉祖母還能給她一點力量,給她一個精神支撐。
英子默默與黃丫頭交換了一下眼神,她急忙邁開腳步悄悄上樓。
樓下黃丫頭默默目送著英子的背影,它的一雙明亮的大眼睛裡閃著淚光。雖然它沒有人的智商,它卻比某一些人通人性,尤其比日寇像人,它每天都蹲在院內門口迎接英子,每當英子沉重的腳步在路口出現,它就會站起身,搖著尾巴,它嘴裡嘟囔著,英子進了院門,它就竄到英子腳邊,它的臉貼著英子的褲腿,它也知道心疼英子,它更可憐英子;雖然它不能說話,它滿眼都是關切,它知道流淚,它為葉家流淚,它為英子流淚。
第二天早上, 葉家祖母發現了牆角堆積的煤渣,她問了新新,新新搖搖頭,新新說他好久沒有去撿煤渣了,因為英子姐叮囑他不能去登州路,登州路有鬼子,鬼子殺人,新新也害怕,所以他每天只在院門口外面的小路上轉悠幾圈,撿點樹葉子和枯樹枝。
葉家祖母明白了,她心裡開始胡思亂想,更多的是可憐與傷心,還有擔心。只要英子下班不回家她就坐在樓下客廳裡等著,她等著英子的腳步出現在柳巷子裡,她懸著的心才能安穩。
起風了,風從昨天夜裡刮到了第二天午後,從午後刮到了晚上,沒有消停,哪怕是片刻的消停也沒有。
英子弓著腰,她後背上的一袋煤渣壓得她喘不動,她不敢使勁張著口喘氣,一張口滿嘴的煤渣;風把路旁的梧桐樹吹得東倒西歪,幸虧英子身上揹著一袋煤渣,否則她真怕風會把她乾瘦的小身體帶走;天陰的厲害,烏雲遮擋著月光,風卻吹不動烏雲,四周黑漆漆一片。
英子悄悄開啟了院門。
“英子,你幹什麼去了?”葉祖母不知躲在那個角落裡問。
英子把頭向前探著,她瘦細的身體向前宆著,她瞪大了眼睛尋找著葉祖母的身影。
“近段時間靈子都比你回家早,俺就奇怪了,更奇怪的是家裡多出的煤渣……”葉祖母從黑乎乎的一樓客廳走了出來,她的身影搖搖晃晃。
在黑暗里老人家就是一個圓圓的黑點,她的背更駝了。
“祖母,俺,俺下班順路去撿點煤渣!”英子一邊說著,一邊放下她手裡裝煤的布袋,她迎著葉祖母的聲音走過去。
葉祖母盡力抬直身體,她昂起頭看著英子的眼睛,她想說什麼,什麼也沒有說出口,她伸出她骨瘦如柴的手掌輕輕放在英子的頭頂上,“孩子,你太累了,看看,看看,自從你來到俺葉家,你的個子從沒長過,比俺這個老太婆還矮……你讓俺說什麼好啊?你讓俺心疼呀!”葉祖母流淚了。
老人的抽涕讓英子聽了心酸,更多的是她感動老人對她的關心。
“以後早點回家,太晚有危險!”老人看到英子眼睛裡閃著淚花,她心裡一顫,突然她抿抿嘴角高興地說,“英子,那個,那個宋先生給俺找了一些零活,糊火柴盒,這活兒俺和新麗新菊都能做,你放心,以後咱們用錢去買煤……”
“聽靈子說買不到,她家還是託人買的,聽說那一些煤炭被他們運走了,運到他們國家去了!”英子嘴裡說的是實話。
葉祖母搖搖頭,“聽吳家老太太也說過,她也是聽她兒子說的,啤酒廠下個月開始裁員,煤炭供應不上,運煤的火車經常半路上出事!咳,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呀?”
“如果是日本鬼子總出事,那麼咱們的好日子就快來到了!”這點思維英子是有的,“祖母,您放心吧,只要日本鬼子被打跑了,以後咱們不會再挨餓受凍了!”
正如英子的所說所盼,這一年,各地傳來抗戰的一次次勝利,可是,日本鬼子繼續把煤炭、鋼鐵、糧食大批大批地運回他們的國家,他們的這種強盜行為就是他們垂死掙扎的先兆,也是他們一天天走向失敗的開始。
都說冬天難熬,尤其平民百姓的冬天更難熬。葉家開始無米下鍋,沒有煤炭升火,英子每天撿來的煤渣根本不夠用。新新每天屁股後面拖著一根繩子,繩子一頭掛著一根細鐵絲,他到處撿樹葉,撿樹枝。新菊新麗每天跟著葉祖母粘火柴盒,她們儘量少吃飯多喝水,為了給英子省下中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