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晚年寫過一首《酬張少府》的詩,其中就清楚的表達了他不再掛心繁雜世事的心境,“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正如這首詩所說,王維晚年的詩也大多以山水田園詩為主。
蘇青隨意翻著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突然他手指一頓,停在了一首詩前。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雖然沒學過這首詩,但從詩句中,蘇青還是能夠感受到對於自得其樂閒適情趣的嚮往,山居的空靈幽邃,遠離塵世,世人皆想體驗的意境生活。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蘇青喃喃自語道,他很喜歡這一句,當然了,也可能是因為詩句中的頸聯都是對仗的,所以讀起來順口一點。
這句詩的意思是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走到水的盡頭尋找源流,這個狀態用設計可能不太好表現出來,但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這個狀態卻能用設計表現出來。
雲霧!
看到雲霧這個詞,蘇青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巍峨群峰,雲霧環繞,宛如仙境,雲海湧動,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若畫家潑墨,使原來的山變成了景,做成了一副丹青。
蘇青心中一喜,這就是他一直想要找尋的主題——雲霧!
蘇青在網上搜尋了一下以雲霧為關鍵詞的圖片,只見所有圖片都是雲霧環繞群峰,宛如水墨畫一般,分黑白灰三個層次的顏色。
天際處,白霧繚繞,宛如仙境。
遠處巍峨群峰,雲霧籠罩,如同淡墨塗鴉。
近處雲霧難掩山勢,粗獷雄渾,宛如濃墨一筆。
黑白灰三色層次分明,又相互交融。
蘇青打算以雲霧的這三種形態來設計這個空間,透過清雅含蓄、端莊風華的國際東方式體現人文精神界的新追求。
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搭配綠色的綠植營造出一種空靈幽邃,遠離塵世的意境,讓人在鬧市也能得享山居生活,以慰都市人群的內心疲倦。
主題有了,就連室內的色彩也已經想好,蘇青突然很想下床,熬夜把這個設計出來,但想了想,蘇青就放棄了,畢竟昨天他就是熬夜設計的方案。
這要是再熬夜的話,他就算是塊鋼也頂不住啊,再修仙的話,就真昇天了。
壓抑住下床畫圖的心思,蘇青緩緩閉上眼睛,但他腦海中卻全是巍峨群峰被雲霧環繞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