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夜晚還有點涼,約莫八點左右,蘇青洗完澡後就鑽進被子裡了,而謝哲畫圖也只是畫了一會,就又開始跟張通兩人雙排玩起遊戲來。
蘇青在床上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那就知道謝哲這傢伙是三分鐘的熱情,這玩遊戲估計要玩到宿舍熄燈了,也不知道明天五點四十能不能醒來,但他也不好說什麼,畢竟這是別人的事情,他也不好管什麼。
拿出手機,蘇青點開訂閱號,開始在自己訂閱的一些公眾號和設計院中尋找關於新中式風格的設計軟文,關於新中式的設計在裡面並不是很難找,蘇青很快就找到了一堆設計軟文。
仔細研究了一下這些新中式風格的設計軟文,蘇青發現很多中式和新中式的設計軟文都喜歡用詩詞作為文章的開篇。
細細想來,這種開篇的確很有文化內涵和格調,而且古人的詩詞大多是以詩作畫,同時也能以畫作詩,那他為什麼不能以詩作設計呢?
蘇青心中一動,頓時有了想法。
他連忙在手機上搜尋關於寫景的一些詩詞,寫景的詩詞大致分為寫四季春夏秋冬的,寫山水田園的,寫名勝古蹟的,寫梅蘭竹菊這些植物的。
整體看了一遍後,蘇青有些不太滿意,這些詩雖然都很不錯,但卻沒有給他一種很觸動的感覺。
“你們說,古代詩人中,誰的詩最像畫?”蘇青在床上問道。
“哈哈,還有誰的詩不像話嗎?”張通笑道。
“呃……”蘇青反應過來,連忙道:“我的意思是誰的詩最有畫面感,讓人讀了之後,腦海中就有畫面了?”
“這個你別問我,我現在拼音都快忘記了。”張通搖頭道。
我也沒指望你能回答的上……蘇青在心中默默回應。
“王維啊,號稱詩畫雙絕,他的詩肯定是最有畫面感的,蘇軾點評王維的作品時,曾經說過:‘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謝哲隨口說道。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蘇青拍了一下被子道,“王維的詩,我們小時候學過啊,咱們現在都還有印象,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那下一句是什麼?”張通問道。
“下一句是什麼我怎麼知道?我只是說有印象,又沒說全記得。”蘇青無語道。
“你連人家詩都背不全,怎麼可能想到別人?要不是謝哲提醒你,你估計這輩子都想不到。”張通打擊道。
“滾,好好玩你的遊戲!”
……
蘇青仔細的研究了一下王維的詩,王維早期的詩以動為主,寫了許多的邊塞詩,比如《少年行·其三》:“一身能擘兩雕弧,虎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殺射五單于。”
也有“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也有“濟人然後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
這些詩句都非常形象生動,讓人非常有畫面感,思想感情強烈,但同樣王維早期的詩句並不適合吳先生。
吳先生的愛好是騎單車、打牌、旅遊、看書,雖然是處在這紛繁節奏的現代社會,但卻自有一股悠然自得、閒情逸致的生活態度,從骨子裡散發著中國傳統人文的氣息。
這和王維晚年隱居的狀態非常相似,想到這,蘇青連忙搜尋王維晚年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