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秦時:劍問明月> 第513章磨刀霍霍向韓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3章磨刀霍霍向韓魏 (1 / 2)

秦王政十七年,昌平君熊啟因為在趙地有功,正式成為秦國右丞相,而韓非則因功晉升九卿之一的廷尉。

秦王政十七年是平靜的一年,平靜到幾乎讓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時間很快就來到了秦王政十八年,在時間進入秦王政十八年後,經過一年休養生息的秦國再次展現出了自己的獠牙,燕趙不存,它的目標已經放在了韓魏兩國的身上。

秦王政十八年夏末,就在秦國準備著對韓魏動兵,一舉拿下韓魏之時,一道獻地的降書直接出現在了秦王政的書案上。

韓國南陽郡上下從雪衣侯到地方各級官員,欲要獻南陽地歸附秦國。

咸陽宮中,已經將右丞相熊啟,上將軍王翦,御史大夫馮去疾,三川郡郡守王賁以及在去年被調往東郡任郡守一職的蒙恬都被秦王政召到了面前。

“韓國的雪衣侯想要顯南陽郡於秦國,諸位對此事怎麼看?”秦王政環視著面前的這幾位文武重臣,徵詢起眾人的意見。

“大王,這是好事,大軍未動,而韓國已經半壁疆土,半數韓人慾要投效秦國,這不是正說明大秦已是天命所歸嗎?”身為御史大夫的馮去疾率先開口道。

“右丞相,你的看法呢?”秦王政並未在第一時間回應馮去疾,而是將話題拋向了在右丞相的位置上已經坐了大半年的熊啟。

“此時南陽歸秦,秦國若是能夠妥善處置後,能夠起到瓦解韓魏兩國的民意軍心,可抵十萬雄兵。”熊啟亦是說道。

“人心啊?”秦王政沉吟一聲看向了王翦,熊啟、馮去疾這樣的文臣想的是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那麼王翦這樣的上將軍呢?

“上將軍意下如何?”秦王政問道。

“回稟大王,臣覺得右丞相與御史大夫說的有道理,秦國吞滅六國所進行的戰爭,不只是軍隊之間的爭鋒,更是人心上的較量,韓國南陽郡舉郡投誠一事,就是一場秦國在人心之戰上取得大勝的戰爭,不戰而屈人之兵,此是兵法之中的上上策。”王翦道。

攻打南陽郡當然會有著軍功,但天下這麼大,軍功是取不完的,王翦又豈會在乎南陽郡一郡的得失,更何況,秦王政先問馮去疾和熊啟,再問他這位在軍事上的主事者,王翦還能聽不出秦王政的意思嗎?

馮去疾與熊啟的那些話,固然是秦王政自己想要聽到的,但也是秦王政想要讓王翦聽到的。

中層將領只需要考慮如何搏取軍功就可以了,但可以出入朝堂與秦王政接觸的將領,則不能只考慮軍事上的事情了,還需要考慮更多的東西,比如王的意志,比如人情往來等等。

當年的白起就是隻想著當一個純粹的軍人,結果呢?結果被小人讒言,被君王猜忌,最後落得一個不得善終的下場。

王翦很清楚,上將軍不僅僅只是征戰沙場的將軍,還有人臣,他要會的不僅僅只是決勝沙場,還要學好做人,畢竟上將軍的位置未必能夠坐一輩子,但人卻是要活一輩子的。

“既然諸位的意見都是如此,現在已經是十八年了,寡人也已經年過三旬,時間不等寡人了,今年是時候從這個天下抹去了,韓國不必多說,但想要攻滅魏國,尤其是攻破天下第一堅城大梁卻是一個問題,上將軍,你的壓力可不小。”秦王政說道,話語間竟然有著幾分玩笑之色。

但秦王政可以開玩笑,王翦卻是開不得,大梁城那樣的城池,除非是內部出現問題,想要以軍力攻破,卻是千難萬難,並不比攻破趙國的南境長城容易。

魏國現在的國土雖然狹小,但正所謂小而精,更何況這幾年又因為秦國忙著對付趙國而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又因為秦國連滅燕趙兩國的聲勢,使得其內部因為外部的壓力而減少了內鬥,在全力備戰之下,使得魏國的現在的戰力不容小覷,雖然不可能在正面戰勝秦軍,但依託大梁城,秦國想要攻滅魏國卻也不容易。

“攻破大梁城確實不容易,不過,兵無常勢,在戰爭之中,大梁城雖然並無破綻,但大梁城中的人卻不可能沒有破綻。”心中知曉大梁城不好攻的王翦說著十分穩妥的話道。

“不錯,城雖無破綻,但人卻不是,只要守城的還是人,就沒有不能攻破的城池。”秦王政讚賞地看著王翦,要說秦國最讓秦王政滿意的大將,那絕對是王翦,相較於王翦,楊明雖然更是戰無不勝,但楊明總給秦王政一種看不透進而難以掌控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秦王政十分不喜歡的。

而王翦就沒有這樣的問題,與楊明一樣,王翦同樣擅戰,但相對於楊明,王翦在為臣之道上卻更擅長,在王翦面前,秦王政才覺得自己是真正的王。

至於楊明,哪怕楊明是在對自己行禮時,秦王政也不覺得楊明拜的自己,那種感覺沒有理由,但秦王政就是願意相信,願意相信自己的直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