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上的文字許多,但楊明最終卻將視線落在了其中的兩個詞上,左丞相,東君。
左丞相也就罷了,只不過是武將轉職文官,這樣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並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但這東君?楊明卻是從中感覺到來自秦王政滿滿的惡意。
東君是什麼?封君之時,多以封地為封號,比如武安君,但這東君算是什麼回事?在秦國境內,有以東為號為縣嗎?而且,焱妃在陰陽家的封號就是東君,秦王政卻又將楊明封為秦國的東君,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惡意嗎?
“恭喜丞相。”在大廳之中,隨著楊明一起接受詔令的還有麾下諸將,自然也知曉其中的內容,由將入相,也算是一件喜事了,一時間大廳內恭喜的聲音此起彼伏。
“是值得恭喜,不過……”楊明說著看向了虎衛禁軍的幾營校尉,說道:“諸位就要返回咸陽了,以後再想並肩作戰恐怕是不難了。”
隨著楊明的話音落下,整個大廳為之一靜,在那道詔令之中,雖然大幅度的篇章都是對楊明的褒獎,但其中卻也是暗藏機鋒,不說別的,僅僅只是將虎衛禁軍調回咸陽一事,其中的內幕就很有說法了。
龍虎禁軍,龍騎禁軍主騎,虎衛禁軍主步,步騎結合才是龍虎禁軍強大的根本,但現在虎衛禁軍卻要被調回咸陽,這樣的事情,無疑是在削弱虎衛禁軍的戰力,但秦國的兵馬畢竟都是屬於秦王政的,哪怕是龍虎禁軍也是如此,對於秦王政這樣的調令,即使是楊明也不能說神話。
“丞相!”虎衛禁軍諸校尉目光閃動,都想要說些什麼,虎衛禁軍雖然能夠戰無不勝,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楊明,現在一張詔令將他們調回咸陽,這樣的事情……
一時間整個大廳中沉靜一片,諸人雖然心思各異,但卻都想到了許多,在彼此的打量之中,最終都化作了沉默。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虎衛禁軍若是能夠單獨成軍,諸位的軍職也可以升一升了,若是一直在我麾下,恐怕我是不會給你們騰出位置的。“楊明爽朗一笑,化解了大廳中沉默氣氛。
有著楊明起頭,大廳中的氣氛恢復到了它應有的氣氛之中,畢竟在楊明的帶領下,他們連滅趙、燕兩國,如此赫赫軍功,楊明都已經封君拜相,那他們呢?
一想到即將得到豐厚的賞賜,因為調動而產生了那一絲不滿,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畢竟,龍虎禁軍還是秦國的軍隊,秦王政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只是秦王,更是宗族的首領,在忠心方面,自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在紛紛鬧鬧的大廳中,充斥著喜慶的氣氛,直到前線再次傳來‘捷報’。
在薊城被攻下後,燕王喜一路向北逃去,秦軍追擊,如今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天了,燕王喜似乎已經逃脫了秦軍的堵截與追擊,但現在的捷報?
“護軍大人,李校尉輕率八百輕騎一路誅殺燕王喜八百里,終於在遼東境內擒獲燕王喜、雁春君、大將軍晏懿等人,特譴卑職前來稟報,自此,燕國徹底亡了。“被李信派來的軍卒一臉喜色地對楊明說道,他也是李信追擊燕王喜的輕騎之一,擒獲燕王喜以及燕國一眾權貴的軍功之中,也有著屬於他的一份。
只是,為什麼護軍大人的反應如此冷漠?單膝跪地以行軍禮的軍卒悄悄地抬起頭,看了楊明一眼,然後連忙低了下去,在楊明的臉上,他沒有看到喜悅之色,看到的只有平靜,但這份平靜卻只讓他感覺到一陣心驚膽顫之感。
“李信?”楊明看著手中由軍卒呈上來的‘捷報’,心中多了幾分怒氣,這李信還真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前都下令讓只需截獲燕王喜那些出逃之人的財貨就可以了,無需抓捕燕王喜等人,縱容其逃入遼東之地就可以了。
因為目前秦國還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攻略東西橫跨千里、地廣人稀、氣候惡劣的遼東之地,但在遼東必須保持一支穩定可靠的力量,因為在遼東之北,有著大量的胡人,燕國的統治體系若是在遼東崩潰了,秦國又未能及時補上那個空缺,會讓遼東之地變成胡人的獵場。
所以楊明有意縱容燕王喜等人逃進遼東,在秦國徹底消化了燕趙之地時再出兵遼東,但現在,隨著李信的自作主張,卻讓楊明原本的計劃出現了變故,燕王喜等人被俘,遼東之地已經出現了權力空白,秦軍必須將這個空白給補上,其中卻要牽扯到楊明更大的精力。
貪功的李信簡直是害群之馬,去年在南境長城的失敗,看來還是沒讓他吸取教訓,不自量力還不是李信最大的缺點,貪功才是其最大的缺點,貪小功而忘大略,不堪一用。
“我知道,傳令,讓李信親自領兵將燕王喜等人送往咸陽,要論功行賞的話,大王可以必然不會虧待了你等。”楊明說道。
但在其心中已經對李信判了死刑,在他的軍中,以後絕對不會再出現一個名為李信的人,至於秦王政和王翦還會不會用他,那就不是楊明能夠管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