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嘉,春平君的感情是複雜的,趙嘉,是當年利用陰謀詭計奪取本屬於他的王位的趙王偃的兒子,他有著充足的理由憎恨趙嘉,但當趙嘉也被自己的兄弟趙遷奪取了太子之位以及現在的王位之時,春平君對趙嘉又不可避免地生出了同病相憐的感覺,不過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趙國正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
趙國若是都不在了,那曾經的恩怨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大將軍竟然敗了,而且還敗的這麼快?”被排擠出趙國權力核心層的趙嘉聽到春平君的講述,不由陷入了震驚之中。
“是啊,敗了,秦軍大敗大將軍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那可是戰無不勝的武安君啊。”春平君長嘆一聲道,連李牧都敗了,趙國已經沒有希望了,但趙國上下什麼人都可以退,都可以投降,唯獨他不能,因為他是趙國王族,是趙國的臉面。
如果趙國之亡已經不可避免,那也應該有人用自己的鮮血讓世人記住趙國的存在,只有如此,趙人才不至於被徹底征服,只有趙人還記得自己是趙人,那趙國就不算真正的亡國,在未來,或許還會有著希望。
而春平君就是要用自己的鮮血來讓趙人不以往趙國的人,趙國也必須要這樣的人,但這個人不能是公子趙嘉。
“趙嘉,趁著秦軍還未圍城,你先離開吧。”春平君道。
“伯父在,在趙國的生死存亡之際,我怎能離開?”趙嘉不可置通道,這是春平君現在應該說的話嗎?
“趙國這一次應該已經沒有好運了,敢於抵抗的人不能都死在秦軍的兵鋒之下,必須有人活著,只有活著才有希望。”春平君道。
“那伯父呢?”趙嘉問道。
“趙國也需要有人去死,只有如此,趙國才不會被人遺忘。”春平君道。
“伯父,我亦能如此。”趙嘉堅定地說道。
“伱可以做到,我知曉,但活著對你對我們來說更重要。”春平君道。
“趁著秦軍還未徹底包圍趙都,你趕緊離開,我會對外宣稱讓你去魏國、楚國求援,你是我們趙國未來的希望。”春平君道。
“伯父,難道形勢真的已經崩壞到如此地步了嗎?”趙嘉抱著最後的一絲僥倖問道。
“只會更糟糕,武安君那樣的人,我從未想過他竟然會在戰場上敗給一個人,而且還是以那樣的方式戰敗的,在我的認知中,在戰場上,武安君就是無敵的,竟然有人能夠在戰場上擊敗他,在這樣的人面前,沒有什麼是僥倖的了。”春平君道。
李牧,不僅僅只是趙國的武安君,也是趙國的膽氣所在,但現在,趙國的膽氣沒有了。
因為資訊傳遞上的差距,在秦軍已經即將保衛趙都之時,北路秦軍將與趙軍決戰於東桓的軍報才傳回咸陽。
“決戰?”秦王政看著手中由楊明親自書寫的軍報,目光微沉,這與他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
李牧,哪怕是秦王政也不得不正視,畢竟秦軍已經敗在他手中數次了,包括他曾經最看好的上將軍桓齮和李信,哪怕這一次是楊明統領北路軍團,而且還佔據兵力上的優勢。
在之前傳回的軍報中,秦王政本以為楊明選擇了最穩妥的策略‘耗’,而這個策略也與秦王政的想法不謀而合,秦國的國力要遠遠超過趙國,相持下去,最終敗的只有趙國,這是曾經的數次失敗所積累的經驗。
但若是決戰的話,卻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而以秦國的實力,本是不用承擔這份風向的。
可是現在送來的軍報中,楊明卻選擇了以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對趙軍發起了決戰,沒有更多的策略,有著的只有以強攻強。
“看來寡人的護軍都尉還是護軍都尉,這才是真正的他,寡人之前還以為……”秦王政嘆息一聲,大戰已經開始,別的已經沒必要考慮了。
在秦王政的嘆息中,只見趙高手中捧著一道卷軸,陰沉的性格卻難掩激動之色,這讓秦王政不由一驚,隨即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