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看到趙高那毫不掩飾的喜色,使得秦王政不由想到了一種可能,能夠讓生性謹慎的趙高露出如此神態的,只能是……
此刻,饒是以秦王政喜怒不形於色的心性也是忍不住多出了渴望與激動來。
“大王,大勝,大勝啊,三日前,北路軍團與趙軍李牧所部決戰於東桓,半日之間擊潰十三萬趙軍,隨即於當日迫投降趙軍殘部,如今北路大軍已經長驅直入,逼近趙都城下。”趙高在呈上軍報的同時向秦王政稟報著已經期待了許多年的訊息。
“李牧和他麾下的趙軍邊騎已經投降了?”秦王政不可置通道。
秦王政本以為擊敗李牧以及其麾下的趙軍就已經是算是了不得的大勝了,但趙高所稟報的軍情卻更要超過的預期。
在昨日他們才收到秦軍北路軍團的楊明欲與趙軍決戰,這才一天的時間,趙軍,整整十三萬趙軍再加上李牧這樣的組合,讓秦軍數年間遭逢幾次敗績的軍團,竟然被擊敗,被迫降了。
要知道那是迫降,不是擊敗那麼簡單,若不是將敵軍逼入絕境,敵軍怎會投降,當年秦軍在長平,圍困了趙軍多久,才讓其都投降,現在竟然只用了一天,其中的區別太大了。
尤其是大軍竟然已經直逼趙都了,這份速度已經超越了秦王政的想象。
顧不得身為君王的形象,被內心的激動所支配的秦王政一把奪過趙高手中的軍報,迫不及待地展開閱讀起來,在一列列文字間,一場大戰清晰而完整地呈現在秦王政的面前。
“東桓啊。”在激動之中恢復理智的秦王政從書案後站了起來,趙國,此戰過後必亡,他統一天下的大業終於完成了第一步,也算最難的一步。
“大王,此戰過後,趙國已無力迴天,也許不需要多久,趙都就要屬於大王,趙國就將徹底從這個天下消失了。”趙高道。
“不錯,趙國最後的精銳已經投降,僅僅只是趙都那些老弱病殘,憑什麼擋住寡人的大軍,護軍都尉,楊護軍,你還真是給了寡人一個大大的驚喜。“秦王政說道,雖然他已經竭力平復了自己此時激動的心情。
“寡人的本意是讓護軍都尉率領北路軍團拖住李牧,將滅趙的希望放在了王翦的南路軍團,畢竟李牧以及其麾下的趙軍邊騎實在難戰,也唯有護軍都尉能夠將其拖住,但寡人卻沒有想到,秦國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的南路軍團還在鏖戰之中,北路軍團竟然已經打到趙都了。”秦王政道。
“還真的一個大大的意外,不過這個意外來得好,來得好。”秦王政說話間已經笑了起來,在這個時候,難道不該暢快的大笑嗎?
“將軍報傳出去,這不僅僅只是寡人的喜事,也是秦國的喜事,當舉國同慶才是。”秦王政吩咐道。
“諾。”
在咸陽城因為來自前線的大勝而陷入了喜慶的氛圍之時,同為一國都城的趙都可就沒有相似的心情了。
秦軍突破的速度更在他們的想象之上,當春平君等人還在積極組織兵馬進行最後的抵抗之時,秦軍的前鋒已經來到了趙都城下,甚至直接無視了屯兵在趙都西城方向山地間的幾座兵營,就那麼直愣愣的衝到了趙都城下,讓趙都時隔近三十年之久,再次體驗到了一次來自趙國的震撼。
更讓趙都上下震撼的是,秦軍前鋒部隊竟然也不做攻城器械,而是直接發起了對趙都的進攻,雖然騎兵並不能躍上城牆,但在那一張張弓弩之下,依舊給予趙都上下以沉重的心理壓力。
他們當然知道,僅僅只是秦軍的前鋒騎兵不可能攻入趙都,但是,在這些騎兵背後可還有著十幾萬秦國大軍。
而且十幾萬秦軍直接捨棄趙都去攻打南境長城,到時,南境長城在被前後夾擊之下,必然告破,三十多萬秦軍一旦合流湧入趙國境內,哪怕是趙都的城牆也只是螳臂當車而已。
“楊明不可能直接捨棄趙都去支援王翦,這些年來我們的情報組織無時無刻不在調查秦國的幾位大將,發現作為護軍都尉的楊明與上將軍王翦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趙王宮中,郭開向幾人介紹著自己掌握的情報道。
“楊明與王翦都是在當年的五國合縱攻秦之時聲名鵲起的,那時楊明因為秦國太后的原因,地位更在王翦之上,在之後的時間中,楊明滅衛,破魏武卒,然後成為了真正的秦國重將,隨後有秦國上將軍桓齮入侵我國而在肥地戰敗之事,那時,天下形勢逆轉,若無楊明率領龍虎禁軍趕往東郡,在近乎不可能的情況下,擊敗我國與魏國的聯軍,幾乎可再現當年信陵君率領五國聯軍盡收秦國在大河兩岸所奪取的土地之事。”郭開滔滔不絕的分析著自己掌握的情報。
“但就是在取得東郡一戰堪稱奇蹟的勝利之後,楊明卻鮮少有領兵的機會,反而是地位本在他之下的王翦在數年間屢屢領兵對外征戰,更是後來居上,一躍成為秦國上將軍,成為秦國軍中第一人,這其中的文章可就大了,如果有人告訴我楊明與王翦之間能夠是一團和氣,而毫無芥蒂,我是萬萬不能相信的。”郭開道。
“相國現在說這些做什麼?”春平君反問道,如今秦軍前鋒已經兵臨城下了,秦軍南北兩軍主將之間的矛盾對趙國來說重要嗎?
“有感而發而已,我只是想說,北路秦軍絕無與南路秦軍合流的可能而已。”郭開說話間並沒有看向問題的發起者春平君,而是看向了帷幕之後的趙太后,他相信,與他在權利場上曾經配合過無數次的趙太后定然已經聽出了他方才言辭之間背後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