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秦時:劍問明月> 第464章以強攻強,看誰更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4章以強攻強,看誰更強? (1 / 2)

“勾結?”聽到這個詞,趙太后心中不由一顫,這個詞在現今這種局勢中,若是真的發生在李牧身上,那殺傷性實在太大了,足以讓趙國走向滅亡。

“真的會如此?”趙太后凝重道。

“難說。”面對趙太后的質問,郭開搖了搖頭後說道:“我只知道李牧在秦國那裡有著足夠的面子,依他當年與秦國楊明之間的關係,若是帶上十萬大軍相投,必然……”

“必然什麼?”趙太后追問道。

“算了,李牧未必會率軍投向秦國。”郭開說到這裡搖了搖頭。

“那你方才所言?”聽郭開又為李牧說起了好話,趙太后的心慌之中又多出了不解。

“李牧現在什麼也不做,只這麼與秦軍對峙,或許是想坐看南境長城的成敗,若是我們在南境長城能夠擊退秦軍,那他就還是趙國的忠臣,一旦南境長城我軍露出敗亡之勢,他可能就要變成了秦臣了。”郭開解釋著。

郭開之言不說別的,還挺有道理的,不見趙太后已經面露遲疑之色,顯然是將郭開的話給聽進去了。

“你的意思是李牧與楊明之間形成了默契,要坐觀南境長城的勝敗,然後再做打算?”趙太后問道。

如果郭開直接說李牧要向秦國投降,那趙太后還會有所懷疑,但現在郭開說李牧是要坐山觀虎鬥,以謀自家的後路,趙太后卻是相信了,因為推己及人,她覺得自己現在若是在李牧的位置上,她大概也會選擇這個進退皆可得的選擇。

“不能說李牧真的是如此想的,但最起碼有極大的可能是如此。”郭開道。

“若真是如此,我們又該怎麼做?”趙太后問道。

“太后不妨以大王的命令下令李牧出戰,如此也能探探李牧到底是什麼心思,如果他真的是那麼想的,太后就需要考慮換將的問題了,如果只是我多慮了,那對於太后與趙國來說,自然就更好了。”郭開回道。

趙太后思索著郭開的提議,只覺得頗有道理,催促李牧出戰,的確能夠測驗測驗李牧真正的心思,免得被其所騙,以至於禍延趙國。

“就依相國之言。”趙太后沉吟道。

從趙都到李牧軍中的距離雖有三四百里之遙,但在從趙王宮而出的傳令使臣面前,卻也只是尋常,所以不到兩天的時間,帶著趙王詔書的使臣已經出現了李牧的中軍大帳之中。

“出戰?”李牧看著手中的詔書,一時間哭笑不得,戰場之上,何時出戰,他難道不知道嗎?什麼時候需要都城那裡從未上過戰場的人去指揮了?

“還請大將軍儘快出戰,南境長城那邊,秦軍攻勢越來越猛烈了,隨時都有突破南境長城的可能,若是大將軍這裡不能儘快取得勝利,南境長城那邊又被攻破,則我們趙國危矣。”來自趙王宮的內侍懇切地說道。

“我知道了。”李牧收起詔書道。

只是知道了?知道了之後還有別的話嗎?使臣下意識地想到,但李牧在趙國上下名望極大,他卻是也不敢多問。

而在接下來的時間發展中,李牧還真的只是知道了而已,他只是知道了,但要不要去依令行事,那就另說了。

在秦軍依舊謹守營寨中,趙軍上下也是穩如泰山,但趙軍的穩妥落在趙王宮那裡,卻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於是,在李牧收到催戰詔書的第五天,第二道催戰詔書再次出現在了李牧的中軍大帳之中,但李牧的回答依舊只是知道了。

在第八天,第三道催戰詔書再次出現在李牧的中軍大帳之中。

“大將軍,南境長城那邊真的已經危及到如此地步了嗎?”司馬尚看著擺在李牧書案上的三道詔書,神色間盡是凝重之色,此時,他不僅要承受來自秦軍的壓力,還要承受來自趙王宮的壓力,這場大戰,實在是不好打。

“秦軍想要這麼快攻破南境長城,根本不可能,真正能夠決定我們趙國生死存亡的,還是在我們這裡。”李牧斷然道。

南境長城,依託當年的漳水大堤修建而成,兩道城牆間隔著漳水,秦軍即使攻破即使攻破第一道長城,也還要面對漳水和第二道長城,只要南境長城的趙軍內部不發生太大的變故,秦軍不可能在幾個月的時間中攻破南境長城。

“那這詔書?”司馬尚看向李牧書案上的詔書道。

“那些人對我們不放心啊,我現在明白了楊明為什麼不著急著進攻了。”李牧沉聲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