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阿斗的話,諸葛亮一臉正色的說道:“陛下。[]如今我們攻魏的道路,唯有東進司隸一條,即便是奪了南陽,也還是要東進,孫權則不同,若是孫權奪了南陽,可由淮南北上徐州,或由南陽東進許都,所以南陽對孫權來說,遠比對我們重要,南陽,孫權是勢在必得,所以我們倒不如將南陽送與孫權,也可以穩住孫權之心。不過南陽距離長安,僅僅隔著一個武關,所以這武關,我們必須握在手中。”
諸葛亮說完,看了看阿斗還在猶豫,接著說道:“陛下,這便是取捨之道,若想有所取。就必然會有所捨棄。臣以為,南陽可以給孫權,而我們兵進司隸,才是正道。只要奪取司隸,北過黃河可攻幷州,向東出虎牢可破兗州。”
“司隸?丞相,你覺得孫權會不會跟我們去爭奪司隸?”阿斗開口問道。
“呵呵,這個陛下就不用擔心了,我料定孫權定然不會與我們爭奪司隸的。若是我們放棄了南陽,出兵的道路唯有東進司隸,若是孫權佔了司隸,便等於擋住了我們出兵的道路,而同時孫權的戰線也被拉長,那樣孫權要擔心的不只有曹魏,還有我們,對孫權來說等於損人不利己。所以就算是孫權攻到了洛陽城下,還是會將司隸讓給我們的。”諸葛亮接著說道。
“那這樣算起來,孫權只得了一個南陽,而我們卻可以得到司隸,孫權豈不是很虧?這虧本買賣,孫權會做麼?”阿斗再次問道。
“陛下,孫權可不虧。您別忘了還有江夏!曹魏若失了南陽,江夏也不能獨守。而新野、義陽、安豐與合肥,便可以連成一線,整個淮水南岸,從上游到下游,盡歸孫權所有!”
阿斗這才想起來。還有一個江夏在魏國手中。
雖然孫權成功的佔據了壽春,但是文聘卻也攻下了江夏。淮水上游義陽等郡還是再魏國的控制範圍內的。而若是6遜佔領了南陽,江夏就成了孤城,必然不保,從而會使得淮水上游等地也落入了孫權的控制範圍,這樣荊州的6遜兵團與壽春的孫權便可以透過6路煉成一線,同時也大大縮短了孫權的戰線,這對於孫權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旁邊龐統也站了出來,開口說:“陛下,孔明所言極是,如今我們唯有東進這一條道路。司隸乃是天下之中心,只要攻下虎牢關與滎陽,進可攻退可守。當年董卓就是死守住了滎陽與虎牢關,便能擋住十八路諸侯的聯軍。而由司隸北攻幷州,可以直接對冀州產生威脅,所言司隸乃是我必佔之地。反觀,若是我們佔了南陽,便等於擋住了孫權的道路,而後我們還是要東進攻洛陽,而孫權卻只能由淮南攻曹。如此孫權必然心生不忿,定然會窺視我淮南,一個不小心,還可能釀成讓日荊州之禍。況且這南陽,也不是孫權想取就能取下來的,南陽的曹軍雖然不多,但是司馬懿卻不是泛泛之輩,孫權想啃下南陽這塊硬骨頭,說不定還得磕掉一兩顆門牙!”
阿斗緩緩的點了點頭,而後開口說道:“那按照兩位的意思,朕就先答應孫權?”
“陛下先答應下來就是了,等到進攻曹魏的時候,陛下可分兵兩路,一路進攻潼關,一路進攻武關,潼關一路要伺機攻入司隸,至於武關一路嘛,反倒不必太認真,奪下武關便可不必再前進。”龐統說著,細細的想了想,而後接著說道:“若是我等與東吳一起進攻,曹叡勢必難以抵擋,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話,曹叡定會派大將領少量人馬,鎮守潼關與武關,依靠地形關卡與我等周旋,意在贏得時間,而大軍主要則是派往荊州與淮南,抵擋孫權。只要孫權不敵潰退。單單我軍難以成事,所以這一戰,一定要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潼關或武關,方可破敵。”
“如今鎮守潼關的乃是郭淮,這郭淮的父親當年便是雁門太守,曾經打退鮮卑人多次進攻,所以這郭淮非常善守;至於武關,守將乃是夏侯淵之子夏侯霸,也是名門之後……”龐統說道這裡,偷偷的看了看阿斗。
算起來,阿斗與夏侯霸還是親戚,張飛的老婆,便是夏侯霸的妹妹,如此說阿斗還應該喊夏侯霸一聲舅舅,所以說到夏侯霸,龐統偷偷的看了阿斗一眼。
“郭淮?夏侯霸?這二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燈啊!”想到這二人,阿斗也不由自主的頭痛起來。
“陛下,相比起來臣倒是覺得讓張郃來鎮守武關,對我們會好一些。”龐統接著說道。
“張郃?張郃乃是魏國大將,武藝群,智謀更是過人,可遠比夏侯霸強多了!”阿斗不解的說道。
“陛下說的是。張郃乃是曹魏大將,自從跟隨曹操以後,屢立戰功,當年曹操麾下曹氏兄弟,夏侯兄弟與五子良將,如今只剩下張郃一人。當年曹操在世之時,層以張郃為麾下第一大將,並且令張郃假節,但是曹丕篡位以後,只是封了張郃一個左將軍,一個都鄉侯。如今數年過去,仍未見升遷。反觀曹真、司馬懿,已經是位極人臣,夏侯尚、曹休的官爵也已經高於張郃,就連郭淮,當年曾經是張郃麾下的司馬,如今也已經升遷到了楊武將軍、雍州刺史、射陽亭侯,比起張郃這個左將軍,官位雖然略低,但是手中的權力卻要大上三分!”
“所以我料定,如今張郃心中必然對此有所不滿。其他人倒還好說,皆是曹家宗室,位極人臣可以理解,但是那司馬懿,如今已經官居太尉,更為一方之都督,張郃對司馬懿必然是心生不忿。武關乃是南陽所管轄,也就是司馬懿的防區,若是將張郃來守武關,一來必然與司馬懿不和,二來可以利用張郃急功近利之心,攻破武關!”
“說的有道理。”阿斗滿意的點了點頭。
張郃這幾年混的可不怎麼樣。自從曹丕登基以後,大舉任用新人,諸如司馬懿、郭淮、鄧艾、夏侯尚等人,一一被曹丕所提拔起來,正是應了那一句話,長江後浪推前浪!
但是關鍵的是張郃這個前浪還沒老,還不想被拍在沙灘上。眼看著司馬懿的漸漸的位極人臣,郭淮這個當年自己手下的司馬,官爵也趕了上來,鄧艾這種屯民出身的結巴,同樣也成了曹真司馬懿所倚重的大將,而自己,雖然官至左將軍,但是這虛銜卻多過實際的權力。張郃心中是早有不爽,大有一種滿身抱負無處施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