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攘夷志> 第一百二十七章 姑娘一直在心上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七章 姑娘一直在心上啊 (1 / 3)

招遠縣城,陳跡一行三人入城不久,正好趕上一樁公案,由於牽扯到愛恨情仇,生而八卦的陳跡自是要多關注一些。至此停留,等著之後縣衙開堂問案。

如今已經是耽擱了三天,那樁公案卻還沒有繼續審理的意思,據說知縣老爺這會已經往登來府拜會新任知府,再者登萊府剛剛合併成立,依舊有許多地方需要對接。哪怕底下各州縣依舊承襲以前的規制,卻也有許多關鍵地方,會有新人填補進來。這裡所謂的新人,很大一部分又即有可能是以前登萊二府的老人裡提拔。

一些小心翼翼的試探,也就從年前開始鋪展開了。

陳跡先前已經寫了信送往登萊府,一時半刻倒也不用謝著急趕路。

桂春第一次出遠門,巴不得能多看一些好玩的地方,勸說了陳跡幾句後,也就裝作表面擔憂了。小染才是真正一直念念不忘那個,期間與陳跡都快吵嘴起來,陳跡可是連哄帶騙,廢了好些力氣才將事態暫且壓了下去。

三人在城裡住了下來,等訊息的同時,偶爾也會逛一逛招遠城,聽些閒碎故事,期間甚至還參加了一場詩會,還別說,在這遠離青州的地界上,真倒是給他過了一把讀書人的癮。比起在青州受到的諸多白眼,真是叫他一陣陣前所未有的通體舒暢。

私下裡都想將主場從青州剝離出來,遷移至招遠,何況臨近的煙臺,可是種葡萄的好地方,用心做一做,葡萄酒莊園什麼的也不再話下,仗著無人企及的“遠見”,原始資本的積累也要多了很多渠道。

再者從青州往登州,再透過海上與遼東聯絡起來,這條線上的每個店都應該用心打造,如果有一日能將山東大半的經濟版圖掌握在手裡,某些目前只是擔心的事情,也就有了些爭取的可能了。

當然最好只是他的錯覺。

陳跡願意想這些,要真說是全然發自本心,到底也都是“極自私”的出發點。只是他也知道。自己想要立足,就不得不引進各方大佬,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背後的很多關係網也會將他織羅進去,一個不甚,甚至可能徒做嫁衣。

這一日,陳跡喊了桂春,吩咐啟程,那件一直關注的事情已經有了結果,因為事主直接將狀子送到了登萊府,登萊府正在“立威”時候,結果也就沒有將事情發回招遠重審,而是在府衙開了堂,如今已經判了。

大抵是新任知府為民所請,是個實心眼愛護百姓的,因而最後的判決結果也不如坊間那些亂七八糟的猜測,只能說是符合《昭律》,中規中矩,挑不出毛病。

陳跡興趣索然,覺著老爹這個知府真的是多管閒事。那位招遠知縣他雖然沒見過面,卻也算是“神交已久”,眼看就要下不得臺了,這倒好,來了個體恤下屬的上官。

陳跡估摸著到了登萊,第一件事就要問問老陳同志,到底怎麼想的。

一行人再又上路,估摸著抵達的時間還有充裕,陳跡臨時繞到煙臺,卻是考察酒莊選址去了。

……

登萊府治所就是原登州府治蓬萊縣。這座本來就有著仙氣的縣城,到得這陣子多了很多煙火氣,先是登萊府的出現,陳修潔空降坐了第一把椅子,幾個老資歷的大官還沒緩過來,上邊再發了明旨,登萊府境內新建登萊水師,登萊府需承擔半數軍費,水師卻不受登萊府節制,坊間對此的議論,吵嚷得幾頂烏紗都想自掛而去。還是陳修潔親自上門,親切談心,這才挽留住了一眾國之柱石,打起了登萊府新的領導層。

之後半個月,劃分職權,一切才慢慢步入正軌。

與此同時,水師總兵方景瑜領著一眾勳貴到了府衙,拜見過後,謝絕了登萊府官員的接風宴,當天就入駐了登州舊港。手底下一波勳貴難免有怨,路上差點譁變。方景瑜對此不以為然,只是撂下一句,“今日不隨本座入駐者,即時罷免一切職務權柄,本座上請罪書時也會再加一份彈劾疏。”

之後幾天安靜了一陣,方景瑜忙著招兵諸事,對底下的勳貴子弟約束有限,有些事其實已經到了不可掌控的地步。

也在正月二十六,宋清明帶著最新一波打算編入水師的中下層武官趕到。陳跡與徐閣老談判結果裡明確寫著這一款,也就是陳跡的陳記支付每年30萬兩應該有的回報,因此這裡面的人一開始就很用心在選了。當然本身也是打著方景瑜親衛的名頭,私下裡“人品契約”上是一個千戶所,送往朝廷戳玉璽的則削減成了一個百戶所。

登州港臨時收出來的一處宅院內,宋清明拜見了方景瑜,簡單將情況說了說,方景瑜帶著他出了門,爬上臨港一處高臺,下方港口一應情況都盡入眼底。

方景瑜說到:“這登州港的前身不過是漁民出海的一處避風港,想要訓練水師,恐怕連洞庭水師都不及。陳跡想要的海戰猛士,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