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攘夷志> 第15章 在這等著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章 在這等著呢 (2 / 3)

老劉點頭,而且加了一句:“嫡出的長女。”

陳跡心下忐忑,嘀咕道:“畢竟是京官的女兒,應該不會看上我這種小地方的官宦毒瘤的吧?”

說到後面,連他自己都沒自信了。

畢竟陳談兩家在登州也可以說是相互守望的“過命交情”,要是再成了姻親,對於雙方都是極好的事情。

老劉聽到了他的嘀咕,安慰道:“公子不該太小看自己的,老爺如今是青州通判,以後升官的機會大著哩,薛家二爺雖然入職京官,卻也不會就此輕看陳家的。京城內外,都要有人,這官才做的穩嘛。”

陳跡咧著嘴,“這見識,可不像是個廚子啊,老劉,你不會是什麼隱姓埋名的高人吧?”

老劉哈哈笑到:“公子說笑了,這不是在府裡呆了好些年了,老爺平常也讓我們多讀些書嘛……”

陳跡點點頭,提著嗓子道:“注意注意,唾沫都濺到麵糰上了……”

然後話題一轉,繼而沉默下來,只有麵糰接觸案板,又給人扯離的聲音了。

老劉權當說些閒散話,心裡對於陳跡是否與薛家接親大概不會有實實在在的想法,他們這些陳府老人,都不是拿主家事碎嘴的人。之所以又先前的一番話,不過是恰好說到這個點,做些實際的情況闡述。

陳跡卻聽了進去,再又回想到薛家老夫人看自己的眼神,這事不說實錘與否,至少這個念頭應該是有了。

唯一慶幸,大抵就是薛家要入京了,一時半會兒這事不可能落在實處,依著陳家與薛家如今的身份,這種事也不可能真就是兩位老太太“一面之詞”就能定下來。大致還是需要薛家二爺與陳家老爹碰個面,說不得還要對他有一番考驗……

不過,這婚事要想自己做主,還是得從現在開始就上心了。

當下腦子裡播放了一遍所有關於姑娘的記憶,卻悲催的發現除了青樓楚館裡的鶯歌燕舞,再無別的可以上心的目標了。

真是不務正業。

許是心思太重,再往後的糕點試做並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幾次劉大廚詢問,陳跡都要愣上一陣才能回神。

劉大廚權當是公子在想“姑娘”了。

……

陳跡看著案板上失敗的作品,與劉大廚復了一次盤,隨後交代收拾廚房,他並急匆匆離開。

今天本是陳家與談家官司的最後一次過堂,原本他是打算過去看看的,現在給別的事情分了神,自然沒有那個興致。至於到底是個什麼結果,其實也早已經有了定數了。雖然有“攜權謀私”的嫌疑,但因為一個月以來的種種謀劃,無論是民間輿論,還是大昭律上,陳文萱都是受了委屈的一方。雖然以後再嫁可能會有些麻煩,但到底不會“一紙休書”。因此,陳跡只需在家裡等著自己請的狀師帶著結果回來,訟銀也已經封好,就擱在前院屋子的圓桌上,而且比一開始說好的足足多了一倍。

話又說回來,一個家族的成長,最怕的也就是談家姐夫這種蠢人了。大抵也是覺著陳修潔一貫老好人,於是讀了半吊子書的談家人並覺著“可以欺之以方”,再又近些年談家在青州意外的官場上多有投資,並有些看不起陳家了,以為陳修潔還是結親時可以隨意拿捏的七品小縣令。

陳修潔這些年官聲不壞,落在談家眼裡其實還是有些不上進,即使後來升了個青州通判,低調的也讓旁人覺得是個沒前途的,不然要是有心鑽研,又豈會在通判任上熬了五六年都沒個動靜。再又登州陳家自陳修潔後也沒再出個像樣的人,因而即使是最不受待見的商賈人家,也開始嫌棄陳修潔。

談家老太爺或許還能看的遠些,奈何一眾兒孫都是成長在安樂窩裡的,又有些好事者從旁慫恿,如此種種,與陳家的關係也就開始朝著不可挽回的地步去了。即使老太爺想要緩和,到底抵不住一家子齊心協力的“拆臺”。

因此當益都縣衙過來送了訊息,判了陳文萱與談寧武和離之後,老太爺整個人彷彿癱了半身,頹然坐在方椅上,扶著柺杖的手一個勁哆嗦。在他跟前是一眾義憤填膺的兒孫,嚷嚷著要往青州府遞狀子,也有慫恿談寧武趕緊寫“休書”的……

老太爺著實覺著有些礙眼,喊了丫鬟扶他離開,期間有兒孫上前問他意見,老太爺呵呵笑了笑:“早前與你們說的許多,你們哪一個聽進去了?如今再問又有什麼意思?隨你們折騰吧,老頭子將死不遠,還操這個心作甚……”

老人去後,有小輩忍不住出聲道:“爺爺這是什麼意思?”

卻無人接話,看著老人背影,某幾位談家兒孫心下一慌,才想起來這些年,大事小事都是老爺子掌著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