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 (3 / 4)

“應該是四絕。”小天子說道,“現在大漢失去了西域,已經是四絕了。如果朕收復了西域,那就是四通。為什麼總是丟?”小天子想了一下,說道,“沒有軍隊。班勇大人只帶五百人出征,最後只能靠西域人戍守西域,西域有好人有壞人,壞人會背叛,西域當然會丟了。還有……”他抓抓頭,又想了一下,忽然揮手說道,“還有財賦不足。朝廷沒有足夠的錢,當然沒辦法保住西域了。打仗要錢,沒錢就不能打仗。還有……”他搖頭晃腦,哼哧了半天,想不出來了。

“還有決心,守住西域的決心,戍守疆土的決心。”李弘說道,“大漢的疆土,一分一寸也不能丟,所以,棄守西域的主張,就和棄守西疆的主張一樣,是絕對錯誤的,是亡國之論。朝廷只要清醒地看到西域對大漢社稷的重要性,只要決心守住西域,無論多少困難,都能克服。當年班勇大人率五百人出征西域,最後結果如何?還不是成功了嘛。所以堅守大漢疆土,堅決不讓大漢疆土丟失一分一寸,是我們大漢的國策,永遠不可更改的國策。”

“這一點,至關重要。”大將軍停下腳步,望著小天子,鄭重說道。

小天子神情嚴肅,舉手發誓,“朕終其一生,絕不讓大漢的疆土丟失一分一寸,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但要想守住西域,有決心不夠,有軍隊也不夠,有財賦也不夠……”李弘低頭望著小天子說道,“回頭看看歷史,想想賈大人剛才說的話,其實不難發現,以夷狄制夷狄這個策略並沒有錯誤,錯誤在於牧養失宜。”

“牧養失宜?”小天子喃喃自語,疑惑不解。

“牧養失宜,是當年班勇大人敬獻西域之策時說的話,意思是說,西域之所以屢屢丟失,關鍵是策略錯誤,措施失當。在治理西域諸國的過程中,常常因為政策錯誤,導致暴亂和背叛,繼而讓朝廷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賈詡解釋道,“其實,這句話,如果放在西疆,探詢西疆戰亂不止的原因,同樣正確。如果放在社稷,探詢社稷傾覆的原因,還是非常正確。”

“朕知道了,朕明白了……”小天子立即醒悟過來,“我們去打一個地方,或許很容易,但要想守住一個地方,就要象治理社稷一樣,要有正確的國策,要有適當的御民之術,說到底,就是要讓他們吃飽穿暖,要讓他們安居樂業。”

李弘和賈詡互相看看,欣慰而笑。

“陛下說得對啊,說得很對。”李弘捋須嘆道,“我們去年征伐西疆,陛下都看到了,西疆人為什麼打仗?羌人為什麼屢屢入侵?為了生存。西域人也是一樣,也是為了生存。西域諸國居住的條件很惡劣,生存很艱難,要想活著,就要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出兵征伐。大漢要想收復西域,守住西域,首先要做的不是殺戮,而是讓西域人活下去。大家都能吃飽穿暖,何苦還去塗炭生靈?”

“陛下要牢記,要牢記啊。”李弘拍拍小天子的後背,手指西方湛藍的天空,語重心長地說道,“等你有一天覺得自己可以確保守住西域了,不會讓大漢將士的血汗白白流失了,不會讓西域人為生存而苦苦掙扎了,你就可以率軍遠征了,否則,三絕三通的噩夢會死死纏繞著大漢,無數的大漢子民將為這個噩夢付出慘重的代價。”

小天子站在烽燧墩臺的最高處振臂狂呼,興奮不已。

李秀、顏霸等一群孩子蹦上跳下,歡聲笑語迴盪在這片美麗的綠洲上。

李弘負手而立,望著東面一望無際的原野,望著隱約可見的南湖,心事重重。賈詡走到他身邊,笑著問道:“大將軍在想什麼?”

李弘回頭看看正在打鬧的一幫孩子,沒有說話。

“大將軍為了小天子能早日主政,可謂殫精竭慮,費盡心血,但現在看來,大將軍這種做法的確很有效。”賈詡說道,“小天子長結實了,也更聰明瞭,將來即使沒有孝武皇帝那般曠古爍今的偉業,也會成為一代明君啊,大漢會在他手中一步步走向中興的。”

李弘笑笑,輕輕嘆了一口氣。

“大將軍是擔心長安嗎?”

“有子烈、仲淵和飛燕坐鎮長安,我沒什麼好擔心的,他們會把改制的事處理好。”李弘停了一下,又說道,“趙岐老大人去世的時候,我雖然心裡很痛,但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沒有做完,我還要繼續撐下去,但看到雲天躺在冰天雪地裡,我……”李弘眼眶突紅,神情悲慟,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賈詡靜靜地站在他身邊,沉默不語。

“我心裡很痛,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也死了……”李弘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顫聲說道,“這麼多年了,死去了數不清的兄弟,我的眼淚已經幹了,我的心也麻木了,我支撐不下去了,我想離開這裡……”

淚水忽然滾了下來,隨風飄逝。

“這麼多年了,我想找到自己的親人,我想找到他們……但是……但是……”

賈詡伸手摟住了李弘的肩膀,他想安慰幾句,但他實在不知如何安慰。大將軍能熬到今天,不容易。看看他長髮裡的白絲,看看他眼裡那越來越濃的憂傷,任何人都知道他的愁苦,但又有誰能分擔他肩上的責任?小天子今天的話或許觸動了大將軍封閉了很久的心靈,他二十多年來的心願和責任似乎隨著小天子那不經意的一句話找到了寄託之處。“讓他們吃飽穿暖,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是大將軍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這是大將軍唯一想傳承給小天子的東西。他帶著小天子征伐天下,就是想告訴小天子這句話,就是想讓小天子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他做到了,他想離開了。

“我今年六十了。”賈詡低聲說道,“等到小天子主政,我就六十四了,我也可以回家了,我可以留在美麗的祈連山下,徜徉在這片美麗的藍天下。”

大將軍明白賈詡話中的意思,還有四年,還有四年的時間,大漢就是小天子的天下了。

“四年時間,這裡能成為阡陌相連的農田嗎?”李弘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指著前方綠油油的草地問道。

“不要奢望了,雖然很多年前這裡曾是阡陌相連的農田,曾是美麗富饒的綠洲,但那都是遙遠的記憶了。從孝武皇帝屯田戍邊開始,直到王莽篡漢,這裡都是好地方啊。”賈詡搖搖手,笑著問道,“怎麼?大將軍有意和我一起重新開荒墾田?”

“我要到北疆去,那是我的誓言,曾經對無數死去的兄弟許下的誓言。”李弘嘆道,“你也不可能致仕回家,在這裡優哉遊哉地種田,你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四年內,用什麼辦法才能恢復這裡的屯田?邊軍要戍邊,要遠征西域,將來朝廷還要世世代代戍守西域,這裡的屯墾馬上就要開始,刻不容緩。”

“河西曆盡戰亂之後,尤其是敦煌、張掖兩郡,幾乎成了廢墟。想在短期內重建,需要耗費驚人的財力和物力,朝廷恐怕一時半會還顧不到這遙遠的邊荒之地。”賈詡苦笑道,“我也急啊,這裡是我的家園,我也希望它儘快恢復昔日的富饒。但急解決不了問題啊。大漢中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代人、兩代人甚至三代人才能完成。當年光武皇帝中興,到孝明皇帝派軍遠征西域,整整花了五十年時間。我們即使等不到五十年,至少也要等到二十年之後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