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三十二節自從張任和楊任率軍撤回巴蜀後,韓翼便陷入了困境,他無力西進攻打金城,即使在河西羌騎和北疆鐵騎苦戰於黃河北岸時,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好的戰機從身邊悄然滑過。
劉備帶到涼州的軍隊多達四萬多人,加上武都郡韋端的數千兵力,再加上兩萬多西涼大軍,巴蜀要為大約七萬大軍供應糧草輜重,而武都郡能供應的糧草數量太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巴蜀承擔不起,劉璋下令張任和楊任撤軍,並且還減少了民夫數量,以最大程度地節約財賦。
在這種情況下,西涼軍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遠行千里收復邊塞了。
西涼將士的怒火越來越大,楊秋、成宜等人不停地抱怨,認為當初韓翼誤聽楊阜、韋康之言,以為劉備和巴蜀人會幫助自己趕走羌人,收復涼州郡縣,現在看來這些都是謊言。
劉備和巴蜀人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佔據隴西、隴南,以確保巴蜀的安全,他們根本無意幫助西涼人收復疆土,西涼人上當了。
韓翼也是後悔不迭,看到將士們忍飢挨餓,怨氣沖天,士氣低迷到極致,他只好厚起臉皮,派凌孺、張既偷偷趕到陳倉,請求皇甫酈和龐德的幫助。
皇甫酈和龐德不計前嫌,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接受韓翼的悔過,在這個關鍵時刻幫西涼人一把,再把西涼人拉過來。
當時朝堂局勢比較緊張,大司馬徐榮為了京畿的安危,接受了韓翼的請罪表,懇求長公主下旨招撫。
西涼軍得到了糧食,暫保無虞,但此事隨即被劉備、韋端等人獲悉,他們責問韓翼。
韓翼一再解釋,說這是自己的權宜之計。劉備不放心,擔心反覆無常的韓翼在背後給自己一刀,急派嚴顏、曹豹、龐統、李俊等人率軍趕到漢陽駐防,以便看住西涼人,擋住北疆軍的西進之路。
韓翼和劉備、韋端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衝突也越來越劇烈。西涼將領說,劉備不給我們糧食,也不幫我們攻打羌人,反過來還對我們指手劃腳,要我們幫助他擋住北疆軍。
他憑什麼?襄陽的天子和朝廷在我們眼裡還不如一袋糧食。正是這一袋糧食引爆了雙方的矛盾。
長安送給西涼軍的糧食數量不多,僅夠西涼大軍維持生計,但嚴顏、曹豹的大軍也是飽一頓餓一頓,勉強支撐,這糧食自然成了雙方將士爭奪的物件。
嚴顏希望韓翼能分一點糧食給自己,但韓翼斷然拒絕,說你帶著軍隊回武都,將士們就能吃飽了,何必待在漢陽捱餓?
嚴顏無奈,又委託楊阜、韋康前去勸解。韓翼礙於面子,猶豫不決,但楊秋、成宜等人受不了了。
他們把楊阜和韋康團團圍住,指著兩人的鼻子破口大罵。當初就是聽了你們的話,中了你們的離間計,讓我們西涼人窩裡反,把西涼人推進了深淵。
現在我們不但無法收復西疆,反而連飯都吃不上了。我們厚顏無恥地跑到長安象討飯一樣討了點糧食,你們又來搶,你們到底是不是人啊?
還有一點人性嗎?劉備是你們的親爹啊,你們要這樣為他賣命?韓翼站起來勸阻,說大家都是西涼人,不要為了外人反目成仇。
楊秋指著他鼻子罵道,當初誰要殺馬超的?是誰?現在你如果再聽楊阜和韋康的話,可不要怪我們兄弟無情無義,翻臉不認人。
話說到這份上,韓翼也只好拉下臉,把楊阜和韋康趕了出去。嚴顏大怒,認定韓翼反覆無常,又投靠了長安,遂決定攻殺西涼軍,但他兵力不足,問計於龐統。
龐統說,西涼人自從邊章、韓遂死後,就沒有聰明人了,我們只要設一個小小的離間計,就能讓西涼人自相殘殺,一敗塗地。
當天晚上,曹豹帶著一隊人馬,埋伏到翼城和望垣城之間的山上,並於第二天中午,打著韋康的武都軍旗號,襲擊了西涼軍的運糧車隊。
韓翼聞訊,勃然大怒,帶著一隊親衛騎衝向瞭望垣城,打算和韋康翻臉,把糧食再搶回來。
武都的軍隊就駐紮在望垣城,但韓翼尚未趕到望垣城,就遭到了曹豹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