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建議急調洛陽吳雄的大軍南下支援魯陽,幫助張繡守住穎川。”徐榮說道,
“另外,他希望朝廷能督促王當儘快突破丹水一線。只要王當取得突破,威脅宛城,則魯陽之危自解。”
“看樣子,我們的選擇沒有錯。”李弘慢慢捲起竹簡,
“此次能迅速拿下豫州,鍾繇大人居功至偉,只是……”李弘抬頭看看徐榮,
“你們是不是覺得他的功勞太大了,將來不好控制,所以在南陽戰場上拖他的後腿?”徐榮神色如常,一言不發。
李弘把手上的竹簡重重地放到了案几上,
“一萬條性命,這種事你們也敢做?到底是權力重要,還是將士們的性命重要?”
“如果沒有權力,死去的何止是一萬條性命?”徐榮淡淡地說道,
“南陽戰敗,一萬將士陣亡,的確是個意外。這麼多年,勝仗一個接一個,很多將領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個個目中無人,驕橫跋扈。這次也算是個教訓。”李弘苦笑,心中痛苦萬分。
變了,一切都變了。想當年,自已為了尋找一條活路,左衝右突,甚至在冀州偷偷殺了小黃門左豐。
現在事情倒過來了,自己和當年的一幫兄弟們為了權勢,竟然也拿別人的性命不當一回事。
沒有權柄的時候,天天想著保全自己和手下的兄弟,現在有了權柄了,又擔心失去權柄,不顧一切,甚至違背良心,違背律法禮制去做一些過去極其痛恨鄙視的事。
變了,北疆人控制朝政後,開始迅速蛻變,開始為了權柄也無所不用其極地扛擊對手。
朝堂之爭永遠是那麼血腥,那麼無恥,那麼沒有良知和理智。難道我奮戰二十年,就是為了屠殺自己的兄弟嗎?
李弘以手抵額,雙手輕輕地顫抖著,他感覺自己的心在滴血,感覺自己的身體冰冷冰冷的。
“你不舒服嗎?”徐榮看到李弘臉色很難看,擔心地問道。李弘搖搖頭,
“接下來,你們打算怎麼辦?”
“我和飛燕商量了一下,決定駁回鍾繇的建議。吳雄肩負拱衛京畿之責,洛陽大軍不能調動。南陽已經戰敗,王當如果突破丹水一線,隨即會形成孤軍深入之勢,極易遭到叛軍圍攻,所以我們打算讓王當立即撤回武關。豫州戰局已定,袁譚旦夕之間就會敗亡,此刻鐘繇完全可以分兵回援魯陽、昆陽一線。他之所以不願分兵回援,是想乘勢逼近徐州,和呂布東西夾擊,以形成奪取徐州之勢,迫使朝廷再度讓步,放棄今年西進平羌之策,轉而全力支援他攻佔徐州,再建功勳。”
“豫州拿下了,徐州拿下了,那接下來,鍾繇就會要求朝廷改變平叛之策,支援他繼續南下平叛……”徐榮的語氣漸漸冷肅,
“這些人對西疆的看法根深蒂固,總是認為西疆可有可無,總是認為西疆保不住了,京都還可以遷到洛陽。他們就從沒有想過,大漢要想真正實現中興,首先就要牢牢控制西北兩疆。沒有西北兩疆的穩定,就不可能有大漢的中興,就不可能實現社稷的繁榮昌盛。”
“我已書告鍾繇,命令他立即分兵回援。”徐榮的口氣不容置疑,
“另外,我還書告呂布,請他選擇適當的時機撤出彭城。現在豫州已經拿下,琅琊國也已經拿下,今年南方的仗打完了。西征大軍將在本月底攻擊涼州,請他們在朝廷規定的期限內結束戰事。”
“大將軍對朝廷的安排可有什麼意見?”徐榮最後問了一句。李弘遲疑了片刻,緩緩說道:“從這次豫州大戰來看,鍾繇在穎汝一帶的影響力非常大,他一個人就能抵上十萬大軍,所以我認為把鍾繇繼續留在豫州統領大軍最為合適。襄陽有很多穎汝士人,鍾繇可以透過各種手段分化和招撫他們,將來,大軍打荊州的時候,可以事半功倍,就象這次打豫州一樣,可以取得驚人戰果。”徐榮沉默不語,眼裡露出一絲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