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三十節長安。三月中,前大司農王瀚病逝。這位老人曾是孝靈皇帝朝的大司農卿,後來出任河東太守,為北疆屯田成功做出了很大貢獻。
孝獻皇帝到晉陽重建朝廷後,他因為身體原因,逐漸淡出朝堂,但依舊為朝廷的新政出謀畫策。
最近幾年他臥病不起,幾乎被人遺忘。大將軍李弘親自主持了喪禮。北疆老一輩人越來越少,這讓李弘非常悲傷。
四月上,前丞相蔡邕病逝。大將軍悲痛之餘,再次親自主持了喪禮。蔡邕下葬之日,天子和長公主都參加了,李弘、李瑋、徐榮、張燕四位輔弼大臣扶靈,文武百官隨行送靈,送葬者多達數萬之眾,遠在洛陽的鄭玄大師也到長安為老友送行。
蔡邕的病逝對李弘打擊很大,老先生大葬之後他便病倒了,國事盡數託付於大司馬徐榮。
小雨和風雪日夜照看,無微不至。長公主每天清晨時分悄悄趕到大將軍府,入幕才姍姍離去。
半個多月後,李弘的病稍有起色,但這時荊州戰場上卻傳來了兵敗南陽的訊息。
李弘大吃一驚,急召徐榮問詢。張繡率軍攻克西鄂後,屯兵夕陽聚,猛攻宛城,但他一直未能拿下距離西鄂城只有十里的博望小城,導致大軍遲遲不敢傾盡全力發動正面攻擊。
荊州援軍越來越多,而武關方向的王當、寥磊卻攻擊不力,在丹水一線裹足不前。
張繡得不到王當的支援,迅速陷入困境。兵力上的劣勢讓他不得不放棄攻擊,轉而後撤西鄂,全力攻打博望,以形成對峙之勢牽制荊州軍,阻止荊州軍支援豫州戰場。
堅守於博望小城的是徐庶,他以兩千人的兵力拖住了劉闢和保曼的一萬大軍。
西鄂城和博望城之間隔著一條淯水河,正是這條河葬送了劉闢的大軍。
四月下,袁熙、韓荀突然主動出擊,猛攻西鄂,而蒯良、文聘則於當日深夜率軍沿著淯水河東岸急速推進,切斷了劉闢的退路,燒掉了淯水河上的浮轎,包圍了劉闢。
叛軍裡應外合,以優勢兵力發動了圍殲。劉闢、保曼陣亡,一萬將士全軍覆沒。
張繡、陸勉雖然全力援救,但前有袁熙的軍隊死纏爛打,後有淯水河為阻,徒呼奈何。
現張繡已率軍退守魯陽,陸勉退守昆陽,荊州軍則全力攻打魯陽,試圖殺進穎川境內,救援袁譚。
“王當在丹水一線還沒有進展嗎?”李弘徽微皺眉,非常不滿地問道。
攻打荊州,武關方向的牽制攻擊極其重要,此次張繡大敗,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王當攻擊不力,沒有達到牽制目的,致使大軍在宛城戰場上失去兵力優勢。
徐榮嘆了口氣,搖搖頭,
“王黑子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在穎川辛辛苦苦打了好幾年,豈肯把功勞拱手送給鍾繇?這次他沒在鍾繇的背後出黑手就算不錯了。”李弘冷哼了一聲,接著問道:“鍾繇大人可有最新戰報?”
“彭烈、雷重幾位大人都不錯,關鍵時刻把握得住,沒有和鍾繇對著幹。”徐榮把一卷竹簡遞給李弘,
“鍾繇大人已經攻克了陳國,正在攻打汝南。目前袁譚損失巨大,軍心已失,敗亡就在眼前,豫州很快就能拿下。”李弘匆匆掃了一眼戰報,
“鍾繇大人拒絕分兵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