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對大漢忠心耿耿,矢志要重振社稷的穎汝士人眼裡,過去的朋友變成了敵人,襄陽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禍國**佞。
一部分穎汝士人痛心疾首之餘,開始秘密籌劃應對之策。長安朝廷的實力極其強勁,豫州又處在南北對峙的前沿,只要長安的軍隊呼嘯而下,豫州首當其衝,所有官吏都會成為刀下亡魂,一個都跑不掉。
當務之急是即刻聯絡長安,商議獻城歸順一事。剛剛回到汝南平輿老家的許靖隨即成為秘謀的主要籌劃者,並打算秘密出使長安。
部分穎汝士人要背叛的訊息很快洩漏,袁譚大怒,帶人捕殺。但袁譚身邊的親信官吏就有背叛者,他們很快把秘謀洩漏的事情通報了許靖。
許靖連夜逃遁。許靖的運氣非常好,當時鍾繇正好趕到了穎川。兩人碰面之後,聽說豫州很多官吏要獻城歸順,鍾繇又驚又喜,連夜派人秘密趕到豫州拜會陳國相何夔,商議具體計策。
何夔是豫州陳國人,其祖父何熙是孝安皇帝朝的車騎將軍,其叔父何衡是孝桓皇帝朝的尚書,後遭到**閹陷害成為黨人,宗族皆被禁錮不得為官。
天下大亂後,其避亂於淮河以南,聞名於江淮之間。袁術到揚州後屢次徵辟,他都拒絕出仕,後來乾脆逃到山裡去了。
袁術大為惱怒。何夔的姑姑是袁術堂兄,前山陽太守袁遺的母親,兩家有姻親關係,袁術不好做得太絕,只好作罷,隨他逍遙去了。
袁紹死於洛陽大戰後,天下震驚,社稷岌岌可危。這時何夔在袁譚的徵辟下,出仕陳國相,幫助袁譚戍守豫州。
誰知僅僅過了一年,襄陽朝廷竟然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分封諸侯,公然踐踏皇權,分裂大漢。
何夔無法容忍。他和許靖一樣,都是屬於那種腦袋不開竅的人,雖然經歷了黨錮之禍,經歷了十幾年的亂世,但在他們心中,皇權凜然不可侵犯,是保證大漢長治久安的根基。
襄陽朝廷和一幫大臣們的
“先進思想”他們接受不了。分封之制不但會導致社稷分裂,更會給社稷帶來可怕的戰禍。
這種
“振興社稷”的策略其實就是亡國之策,遠比**閹、董卓這些**佞的禍國之舉尤甚百倍千倍。
一直以來,反倒是被稱之為亂臣賊子的李弘死死抱著皇權不放,甚至在名義上恢復五等爵位制的建議都被他堅決否決了。
兩下比較,誰在維護社稷,誰在中興大漢,不言而喻。何夔斷然決定獻城歸順。
但屯兵穎州的是王當,他不可能信任豫州這幫士人,所以何夔求助於許靖。
但許靖名頭太大,許閥和袁閥之間又一直仇怨甚深,袁譚一直盯著他。
許靖很快暴露,不得不逃向穎川避難。幸運的是,鍾繇及時來到了穎川,並給予了他和同謀者全部的信任。
“我這次到陳國去秘密拜會何夔,就是議定最後的起事之策。”許靖說道,
“何夔已經佈置好了一切,就等我們出兵了。但由於此事洩漏過早,袁譚已經有所察覺,所以此計必須儘快實施,免得夜長夢多,被袁譚發現,功虧一簣。”彭烈沉思半晌,突然仰頭狂笑,接著手指許靖,上氣不接下氣地問道:“許先生,我憑什麼相信你?”許靖苦笑,他的確沒有辦法取信於彭烈。
而鍾繇之所以相信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彼此都是穎汝士人,都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信得過就是信得過,不需要任何理由。
然而,鍾繇信任他們沒有用,即使現在鍾繇手握穎川軍政大權,可以奉旨調動十幾萬大軍,但鍾繇如果無法得到軍中將領的擁護和信任,這個仗就沒法打。
此仗一旦打敗了,何夔和所有參加此次秘密起事的穎汝士人都會人頭落地。
鍾繇陷入了困境。從目前形勢來看,大將軍力薦鍾繇指揮荊、豫戰場,決策是正確的,鍾繇可以得到穎汝士人的幫助,取得意想不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