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楊彪不冷不熱地嘲諷道,這些年,大將軍干涉了多少朝政?他在朝堂上待了多少天?
現在洛陽打下來了,天下要穩定了,朝廷也不需要他了,他還待在這裡幹什麼?
當然回大漠放羊去了。我老了,也要回家了,免得在這裡礙手礙腳。第二天,他也回長安了。
長公主考慮再三,徵詢了眾多大臣的意見後,暫時沒有剝奪大將軍的兵權,也沒有同意大將軍到河西戰場,而是讓他一邊在北地郡等待糧草輜重,一邊巡視河套一帶郡縣,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另外,長公主還下旨,嚴禁大臣們洩漏朝堂機密,以免震動州郡,動搖軍心。
大司馬徐榮奉旨約見在朝將領,嚴厲警告他們,在沒有得到大將軍的命令之前,任何人不許介入朝堂爭鬥,否則予以嚴懲。
大鴻臚袁耀匆匆拜會太傅楊彪。大將軍離開長安後,謀逆案肯定要移交廷尉府審理,但這樣一來,麻煩就大了。
“大將軍說過要幫助我們的,為什麼出爾反爾,突然撒手不管?”袁耀沮喪地問道,
“難道大將軍真的被長公主和朝廷逼到走投無路,要遠走大漠?”
“你小子,什麼時候才能變得聰明一點?”楊彪親暱地伸手打了袁耀腦袋一下,然後手捋長鬚,非常感慨地說道,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大將軍的時候,他還是一個護羌校尉,什麼都不懂。被孝靈皇帝關在漳月臺,哪裡都不敢去,但是現在……”楊彪仰天打了個哈哈,
“現在他不僅是頭豹子,而且還是頭天下最狡猾的豹子,厲害,厲害啊……孝靈皇帝將來名揚史冊,不是因為他的萬金堂,而是因為他給大漢挑選了一位中興名臣啊。”袁耀莫名其妙。
“大將軍手握兵權,人人忌憚,個個都想把他手裡的兵權奪回去,以為大將軍失去了兵權也就沒有威脅了。但所有人都錯了,大將軍的權勢不是因為他手裡的兵權,而是因為他的顯赫功勳,他戰無不勝的神話,他縱橫天下的勇武。”楊彪笑得眼晴都眯成了一條縫,
“現在大將軍把兵權交出來了,你看看,你看看長公主,看看丞相蔡邕他們,看看他們哪一個敢伸手拿這個兵權?誰敢拿?哈哈……大將軍這一招高啊,太神奇了……”楊彪捧腹大笑,
“大將軍到河西去了,一個兵沒帶,朝廷上下竟然傻了,不知道怎麼辦了。想想他們絞盡腦汁對付大將軍的時候,殫精竭慮謀奪大將軍兵權的時候,個個如臨大敵的樣子,你不覺得很好笑嗎?如果現在大將軍伸著脖子給他們砍,他們敢砍嗎?蠢,一幫愚蠢至極的白痴。當年董卓禍國的教訓還沒有吸取,還想再來一次。幸好大將軍不是昔日的董卓,否則現在朝堂上已經血流成河了。”袁耀霎時什麼都明白了,對李弘的崇拜無以復加。
怪不得當年父親逼著自己投奔河北,投靠大將軍。跟著這樣的人打天下,天下還不是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大將軍走了,兵權交了,朝廷也傻了。”楊彪擦擦笑出來的淚水,樂呵呵地說道,
“朝廷現在怎麼辦?沒有了大將軍,襄陽還會老老實實的議和?襄陽人等得就是這一天。只要他們得到訊息,必定會提出更多要求,不但要立藩,還要恢復五等爵位制,以便挑起朝廷內部的矛盾,而軍隊馬上就會大亂。軍中將領功勳卓著者比比皆是,既然你能封王,我還不能封個公爵拿一個郡國嗎?”
“北疆軍中有多少黃巾系將領?他們願意和曹操同殿為臣?願意和劉備稱兄道弟?願意和袁譚握手言和?再看看北疆鐵騎中有多少胡族大將?他們會聽從朝廷的調遣?笑話。我今天把話撂在這,只要大將軍離開朝堂的訊息傳遍大漠,胡族各部必定叛亂。蠻子們等這一天頭髮都等白了,豈肯錯過機會?”
“亂了,全亂了……”楊彪臉色隨即又變了,笑得比哭還難看,
“大將軍主動放棄兵權,比他手握兵權更可怕。可笑長公主和丞相大人,還有那幫自以為是的大臣們,以為憑自己的那點實力就能搞定一切,無知啊……我就不明白,他們也不想想,當年袁隗、王允的實力那麼大,為什麼還是敗了?”袁耀臉色大變,
“姑父大人,那我們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楊彪仰天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