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蔡邕等人認為,北疆士人的背後是北疆武人,是大將軍李弘,直接打擊李瑋可能會激怒整個北疆系,還是先打擊汝南許家和關西楊家,把這場爭鬥的性質確定為學術之爭為好。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結果和蔡邕等人的預料大相徑庭。北疆系的文武兩道,各自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北疆士人來
“武”的,玩了個絕戶計,把穎、汝士人推上了絕境。北疆武人來
“文”的,玩了個緩兵之計,把朝廷中計程車人全部推上了
“戰場”。朝堂上的血雨腥風撲面而至,想躲都躲不掉了。荀攸匆匆走出丞相府,幾乎是一路小跑著衝進了自己的馬車。
馬車裡坐著中散大夫荀正。昨天荀彧、荀諶等人被京兆府抓走後,他就預感到形勢不妙,悄悄趕到荀攸府上商議對策。
因為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兩人大眼望小眼,一籌莫展。上午接到丞相的書信,荀攸迫不及待地驅車而來,並讓荀正相隨,一旦有什麼緊急情況,也好即刻商量,免得耽誤時間。
看到荀攸氣喘吁吁,驚恐不安的樣子,荀正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一句話都沒敢問。
“前天,大將軍在櫟陽稟奏天子和長公主殿下,三雍之事無限期推遲。荀正心神震駭,兩眼驀然睜大,強烈的窒息感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三雍之事無限期推遲,也就意味著朝堂之爭全面改向,楊家兄弟會握手言和,崔家兄弟也會握手言和,朝堂各方會趁著這個機會把已經爆發的矛盾迅速轉嫁到穎川士人頭上,荀家死定了。荀攸不待他說話,接著說道:“你現在去辦三件事。第一,立即去拜會光祿大夫鍾繇,告訴他,大將軍已稟奏天子三雍之事無限期推遲,剩下的事他知道該怎麼做。第二,找個親信門客,讓他即刻南下徐州。曹操要想保住江淮,就要想辦法救文若(荀彧)。即使他不想救文若,他也要想辦法替自己解脫,這對我們擺脫目前的絕境非常有幫助。第三,回家寫封密信給中書監陳群大人。陳家和我們家是世交,穎川士人遭此噩運,他不可能視而不見。你拜請陳大人務必說服長公主,此案無論如何不能移交給廷尉府審理,這可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啊。”荀正連連點頭,
“我知道,我即刻去辦。”
“記住,這封信,黃昏前一定要送到櫟陽。”荀攸用力拍拍荀正,
“荀家能不能起死回生,就看這封信能不能及時送到陳群大人手上了。”大司馬大將軍李弘和御史大夫劉和先後趕到丞相府,而太傅楊彪卻遲遲不見人影。
“派人去催催吧。”李弘笑道,
“風雪太大,老大人行走不便,估計要遲一會兒。”
“不要等他了。”蔡邕揮手說道,
“這頭老狐狸,成精了,就算催他十遍,他也不會來。長公主還在櫟陽等著我們的奏報,不能再耽擱了,還是先議吧。”四位大臣把京兆尹餘鵬的奏章傳閱了一下,都沒有說話。
“這事牽連到穎州荀家,所以……”蔡邕望著荀攸說道,
“荀大人是不是應該主動迴避?”
“沒有必要吧。”李弘馬上說道,
“目前證據不足,憑現有的幾個疑點無法證明他們意圖謀刺天子,餘鵬大人也只是懷疑,而劉大人……”
“李弘轉頭望著坐在身邊的劉和,不滿地說道,”你匆忙上奏天子,未免有些處置不當吧?
“劉和淡淡一笑,湊近李弘的耳邊,低聲說道:“陳好和郗慮兩位大人拍著胸脯保證,你讓我怎麼辦?強行壓著不奏?我這顆腦袋還要不要?”李弘冷哼了一聲,剛想嘲諷他幾句,荀攸說話了,
“我應該回避,我馬上稟奏天子。至於太尉府的事,我舉薦左車騎將軍鮮于輔大人代領。”蔡邕臉色一寒,神情頗有幾分不悅。
“此事牽扯到徐州曹操,兗州方向也許馬上就有戰事發生,所以我覺得讓鮮于輔大人代領太尉事最為合適。”荀攸接著解釋了一句。
蔡邕不好說什麼,目光轉向李弘。
“鮮于輔大人要主掌大司馬府的日常事務,太忙了,不行。徐榮大人要負責重建未央宮,政務繁忙,也不行。”李弘稍稍想了一下說道,
“我看讓右衛將軍、光祿勳張燕大人代領太尉事吧。你們看怎麼樣?”大將軍和荀攸兩人非常默契,三言兩語就把事情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