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逐鹿中原第五十節六月下,河南尹,陽武城。北疆軍渡過陰溝水,向原武和陽武城發起了攻擊。
雙方連戰兩天,曹操抵擋不住了,打算退過鴻溝水。辛評、高幹、劉磐急忙勸阻。
此時退過鴻溝水,整條防線都將崩裂,還是堅守待援為好。
“你們看仔細了,攻打我們的不僅僅是北疆軍的冀州兵馬,還有他們的主力大軍。”曹操急怒之下,指著城外方向高聲叫道,
“你們眼睛都沒有瞎,難道沒看到攻打陽武城的是麴義嗎?再這樣打下去,我們損失慘重,後面的仗還怎麼打?”
“大人,既然麴義的軍隊趕到了北面戰場,那麼在正面攻擊浚儀和開封的就是呂布。呂布的步卒兵力有限,無法對浚儀和開封形成威脅,他們在正面戰場的戰鬥不過是為了牽制袁熙而已。”辛評勸道,
“我們已經向袁熙求援了,相信他很快就會調撥軍隊來援助我們。”
“兩天了,他的援軍在哪?”曹操怒聲罵道,
“除非我們死了,否則休想看到他的援軍。”辛評低頭不語。北疆軍的麴義、顏良都到了北面戰場,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打曹操、劉備,迫使袁紹從正面戰場上抽調軍隊支援。
如果袁紹存心要消耗曹操、劉備的兵力,袁熙的援軍短期內就不會趕到。
這樣北疆軍就能利用聯軍內部之間的矛盾,順利突破聯軍的第二道防線。
此刻曹操焦慮不安。不論自己是抵擋不住北疆軍的攻擊,還是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只要不經袁紹同意擅自撤退,造成北疆軍突破第二道防線殺進了河南腹地,那袁紹就有藉口懲治自己了。
如今聯軍的兵力大部分都是袁紹和劉表的人馬,自己的兵力少,而且被分散在三個戰場上,袁紹完全有實力趁機把自己解決掉,一勞永逸。
曹操擔心自己被袁紹殺了,不敢讓自己損失太大,同時他又不敢擅自放棄原武和陽武,免得給袁紹找到藉口。
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召集劉備、劉磐、辛評、高幹商量此事。撤退的決定是大家一起做出的,這中間有袁紹的手下辛評、外甥高幹,有劉表的侄子劉磐,相信袁紹得到訊息後,也不敢對自己怎麼樣。
但辛評、高幹和劉磐都不同意撤退。劉備一直不說話,他說了也沒用。
贊成曹操撤軍,勢必要惹禍上身,一旦造成戰局逆轉,自己罪責太大。
不贊成撤軍,自己損失太大。雖然自己現在還控制著徐州,但如果軍隊損失太大,在來不及補充的情況下,十有**會被袁紹乘機吞併。
劉備憂心忡忡,坐在一旁長吁短嘆,一籌莫展。曹操等人在城內爭吵不休,北疆軍在城外狂攻不止,戰場形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生了變化。
六月下,河南尹,中牟城。田豐激怒攻心,衝著袁熙大喊大叫,催促袁熙立即從浚儀、開封一線抽調兵力支援原武、陽武,確保北面戰場的安全。
當前的形勢一目瞭然,北疆軍的攻擊策略也非常清晰,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迅速分兵支援。
我們在正面戰場上有八萬大軍,在北疆軍主力移師北面戰場的情況下,抽掉一到兩萬人支援原武、陽武,完全不會影響到正面戰場的安全。
袁熙拒絕了田豐的建議,他認為這是北疆軍的聲東擊西之計。李弘、麴義、呂布這些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用兵防不勝防,事情絕不會象我們想象的這樣簡單。
一旦中了北疆軍的計,讓北疆軍突破了正面戰場,我們在全線撤守軍心渙散的情況下,可能會丟掉河南。
“但北疆軍如果突破了北面戰場,奪取了原武和陽武,攻擊我們的側翼,大軍還是要撤守中牟。”田豐激動地說道,
“如果我們因為判斷失誤而導致第二道防線全面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田大人,丞相有四萬大軍。用四萬人馬固守兩座城池,一條河流,不要說堅守十天半月了,五、六天總還是可以的吧?”袁熙在大堂上被田豐當著眾將的面連聲指責,心裡十分氣惱,俊臉漲得通紅,
“五、六天後,北疆軍損兵折將,就算他們想聲東擊西,兵力上也嚴重不足了,這時候我們再出兵攻擊陳留、封丘,不就能化解北面戰場上的危機嗎?為什麼一定要抽調兵力趕到北面戰場上去支援?”田豐氣得連連搖頭,
“五、六天後,北疆軍損兵折將,我們呢?我們沒有損失嗎?現在調遣兵力支援過去,不但可以擋住北疆軍的攻擊,更能減少軍隊的傷亡。這麼簡單的事,大人難道看不出來?你沒帶過兵,難道也沒讀過兵書?”袁熙終於被田豐鄙夷的神情和狂妄的言辭激怒了,他拍案而起,縱聲吼道:“我是大軍統帥,這仗怎麼打,兵怎麼調,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