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又在其中增加了五行流轉,就見得五氣運轉,營營往來,休養生息,各適其適,位置勻稱已極。心知五行運轉已成。
又上演天地,見得天玄地黃之氣分開,玄氣上升,黃氣下降,再隔一會,又現出日月星辰,形成風雲雷雨的天象,對應著下面五行。
方信默然,見得增加了因素,有些地方就不太適宜,又給予修改演化,如此許久。
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就見得格局已頂,整個臨江附近,是煙是霧,天玄地黃,而天地之間,五氣向左迴圈旋轉。
一陣風吹來,陽光照下,上下蒸騰。
而改造好的那些水渠,又似血脈一樣,自急流浩蕩而始,又分出水流滋潤大地,五行運轉地靈氣,徐徐擴散。
方信眸子一片恍惚,似有似無,這就是大功德了。
河圖者,上古伏羲氏時,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
大禹時,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
因此河圖是天文,以黑白而論陰陽,洛書是地理,以五行論運轉。
當然,兩者實際是相互滲透,實際上只要說一句:左旋相生之理,並陰陽造化之功,行萬物術數之演,記四季生殺之機,合天地人之道。
當然,方信之道,得其道而忘其形,不必照搬,只要明白其中要意,又何處不是呢?
根本不需要與古代河圖洛書一樣。
只是出手,必是造化罷了。
睜開眸子,就見得七女恭謹的等待在外,見他醒來,拜上,口稱:“主上。”
方信也不意外,只是取出七珠,說著:“你等攜七珠而遊此國,給你們三年時間,除了你等不能進的地點,鉅細不漏,可否完成?”
這七個珠子,實際上就是方信製造的攝影珠,能把周圍百米內山水情況記錄下來,最後填充整個推演沙盤,確定最後的施工方案。
七女本是陰神,除了少數地點,百里之間日夜可過,這塊地區也不過50萬平方公里,劃分七塊區域,就是七萬平方公里,三年時間一一經過,足夠了。
七女就恭身應著:“是,主上。”
方信端言說著:“你等只要好生去作,就此一項,就可抵消你等所欠全部功德,你等帶著我水府烙印,份屬天眷,只要不惹事,自然無人為難於你,如果有人為難,自有我來出頭了。”
說完,也不多說,令七女下去作事。
七女雖不知道何意,但是見他神情,就知道重大,拜了之後,就退出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