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採取的就是“河圖洛書”中一項周天運轉地思想,也就是一處治水,就建一處之功,下處再治,建成就自動連線上次工程,形成更大的迴圈,以此類推,理論上可演義到天高地厚。
山神不肯,那就在臨江範圍內先實行,等恩澤一方,得了功德,順了民心天意,再挾著大勢,攻略此山林,形成山水迴圈。
此方山水迴圈,再挾大勢,攻略其它二河,形成全域性,可進於江龍之處。
此是兵法,也是道術,只是這樣一下,這山神就走到反面,成了這大勢的阻擋者,成王敗寇,到時事成,別說有功德了,說不定還會獲罪。
當然,這話就不必說了,生死全在一念之間,方信不是它什麼人,自然不必為它擔心,當下哈的一笑,說著:“神有敬天畏地之心,本是應該,既然如此,那本神就不勸了。”
山神回絕了方信的提議,不由深深致歉,又說了幾句,知道方信收集五行之術,就笑地說著:“我得水伯之助,一直以來,無以為報,這五行之術,我卻有土德和木德之術,都是三卷,可予水伯抄錄。”
平原土地得土德,而山神,既得山林之木,又得大地之土,所以有土德和木德二種,程度是三卷天書,也就是伯爵層次的品級,方信現在得的也是這個層次,這樣一來,五行就只欠了火德了。
方信微笑,想著,與這人了結了善緣也可,當下就說著:“真是我願,不敢請耳,實是感謝。”
山神就取出了六卷天書,方信只是拿來一看,翻讀而過,就銘記在心。
說過此話,方信就要出去,卻見山神送出,方信堅辭,山神作揖依依惜別說著:“水伯遠去,小神就不送了。”
頓了一頓,突想起一事,又說著:“水伯若要得火德之術,可去千英山。”
“哦,它有火德之術?”
“是的,千英山是火山,內有地火,所以得火德之術。”
方信恍然大悟,回禮說著:“謝山神,請留步!”
又行一陣,才飛身而去。
迅速回到了水府,這時,水府靈氣已成,一處噴泉,就是取水府靈氣。
方信在噴泉前的一處小亭中坐下,見這噴泉,點點水氣噴出,落在地上,濺起的千萬點水珠,聲音疾徐成節,宛然一曲音樂。水珠到了地上,或者遠處空中,就化成靈霧,滋潤著附近的植物。
水府之中,見得那棵朱果樹綠蔭蔥蘢,生機極盛,而周圍藤蘿滿生,又滿布著許多不知名地奇花異卉,觸鼻清香。
方信閉目,就到了世界珠之內,世界珠內自然演化一方世界,其中有一處,特別分開,卻見得山高水秀,層巒疊蟑,氣象萬千,仔細看了上去,那深山大澤,密林幽谷,直到平原江河,卻是和臨江附近一模一樣。
這就是沙盤了,當然只有臨江附近的一片,真正看了上去,見得一草一木都是相似。
方信仔細思考片刻,隨念而動,這沙盤上就起了變化,一個個螞蟻大小的人,出現在沙盤上,而進行著工程。
雖然現在還不能推演氣數命運,但是某處工程需要多少人,加入什麼工具就可以增加效率,怎麼樣才能事半功倍,以一當十,怎麼樣才能既改造環境,又有利人類水田灌溉,這些都在世界珠中一次次演化。
本來已經相對成熟了,現在反覆實驗,更是如此,幾次之後,方信不動,注視著一個改造格局,只見這方水土,改造之後,臨江滋潤附近數十萬畝之地,洪水危害頓時減少了七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