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太子雖尊貴,一般情況下,沒有根基可言,不能干涉朝政的發展。
但是,太子加上“監國”二個字,就完全不一樣了,表明太子可以正式參加朝廷核心層,並且具備相當大的權力。
張琢當宰相也已經十五年,學貫古今,知道歷來太子監國,其意義就是明確國之儲君,和其餘皇子之間,形成君臣關係,絕對不容其它皇子干政,也是等於直接允許太子培養自己的勢力了。
“還有,四子進位樓閣郡王,五子進位雲河郡王,你等覺得如何?”皇帝又問著。
四子五子,一個十一歲,一個才七歲,本不應該封王,因為封王也需等到十五歲才是,但是這時,兩人卻絲毫沒有意見,太子立刻說著:“父皇英明,兒臣贊同。”
李凝文見此,擺了擺手,說著:“那你等就立刻擬旨,發行天下罷!”
“(兒)臣奉旨!”
這總共五道聖旨,很快,就經過了內閣,發文於天下。
蘭陵郡王當然不肯在這時就藩,一旦出京,那就再難回來了,可是在聖旨,以及內閣和太子地壓力下,時日一到,不得不就藩離京。
其它二個王爺,雖然年幼,卻也不得不遷移出宮,在京都的百子千孫坊安家開府。
所謂的百子千孫坊,就是從帝都專門劃出來的三個坊,專門安置著皇子皇孫,各府邸都有規格,但是實際上卻不是自家有的,一旦減等世襲,就會遷移到別的規格地府邸上去。
所以,王爺都參與田宅買賣,並且經商,獲得了錢財,就在別的地方買得田宅,這才是不經過宗人府的自家的田宅。
這一番格局調整後,太子的地位就越發不可動搖了。
循得舊例,天子居喪以日代月,二十七天後期滿,皇帝雖然名義上除服理事,但是皇帝體弱,卻是太子監國,開始實際上處置國事。
這與太祖提前退位,傳位於李凝文,是一個意思,就是在最後一程,扶上一把,以確定新君或者太子的權威和根基。
這日,在宮中議事完畢,太子迴歸東宮。
太子出行,有二百五十八人為規格。騎士,弩射、青衣、戟士、刀衛、盾衛,個個具備,可以說,已經組成了一個嚴密的保護圈子,就算是高手上來。也絕對討不了好。
回到了宮中,落馬下車,就見水色曲廊環榭的幽園,帝都是幾十代的古都了,帝宮之內也多有百年老樹,廣袤竹廊。
太子妃出來迎接,太子就笑著:“免了!”
這十五年太孫太子生涯,已經使他收斂至淡然,清瘦俊朗。又透出幾分英姿穎發,自是儀表非常。
只是偶爾露出地眸子中,才能覺察那生殺予奪的威嚴。
這時。天已初冬寒了,入得內殿,才覺得熱氣傳出,當下解了衣服。
小爐之上,紫泥小壺,蒸騰出奶味,這是太祖時傳下來的,奶和茶混合,是以奶茶。最是收益於冬寒之時。
茶性涼,冬日不宜,是以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