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下,有豐富的腐殖質提供它生長所需的營養。”
“全身藏在沙子裡面,遮擋烈日照射和保持水分不被蒸發。”
“也正是因為如此隱秘,所以它在2015年才被發現。”
“同樣也是因為它生長的環境人跡罕至,動物都少見,所以這種蘑菇沒有天敵,不需要防備動物吃它,防禦屬性全點在抗旱了。”
“也讓它長成了非常懂事的蘑菇。”
“中國美味蘑菇,含有33%的蛋白質,以及足足十七種氨基酸,其中68.1%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也就是人無法自己合成,需要透過食物獲取的營養成分。”
“更是有高達5.4%的鮮味氨基酸,人為什麼會覺得一樣食物鮮美,美味,就是因為這些氨基酸成分。”
“咱們拿常見的香菇做下對比,香菇夠鮮美了吧,鮮味氨基酸含量2.2%。”
“中國美味蘑菇也是現在已知的,可食用菌菇中氨基酸成分種類最多的品種。”
“那麼有沒有比它更多的菌菇呢?沒有。同樣多的呢?有。”
“有一種白鱗蘑菇,同樣含有17種氨基酸,只不過可惜,它有毒,而且質地堅韌,吃起來像嚼輪胎,還不能消化。它不能吃。”
“所以啊,想品嚐到十七種氨基酸的蘑菇,到底能有多鮮美,只有中國·美味蘑菇一個選擇。”
“悄悄凡爾賽一下,昨天嚐了一次,舌頭差點吞下去。”
可想而知,影片放到這裡的時候,肯定滿螢幕的我也要……
“而這中國美味蘑菇是如何發現的呢,就要從一個人說起,他就是華中農大、湖北農科院的王卓仁教授。”
“王卓仁教授是我國食用菌領域的專家,培育出八個香菇、木耳、白靈菇等新品種。”
“其中華香8號香菇已經遍佈湖北,湖北飽飽們能買到的香菇,基本都是王卓仁教授在1999年培育的華香8號。”
“而王卓仁教授,還是一位非常資深的食用菌種質資源研究人員。”
“他走上這條路,還有一個故事……”
一個溫暖的故事。
王教授記得很清楚,那是1984年,他還是一個青蔥的大學生。
在那時候,學農,等於沒出息,想不開,腦子進水了。
家裡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學,你難道還想刨地!
其實現在也有,比如秦秋雁。
肯學農的人少,能堅持下來的更少,能堅持下來,而且真能學的進去,且展現出肉眼可見的天賦,更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