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知才站起身向太皇太后彙報工作“回稟太皇太后,昨天上午兵部才收到南方浮城軍鬱思文統帥的摺子,說是叛軍大部已被剿滅,現在浮城軍正在大山裡搜尋叛軍餘孽,大致這幾天便可以結束。
至於邊境上現在還如以前一樣,但兵部擔心先帝去世的訊息被遼國得知後,可能會乘火打劫,昨夜派出了信使,命令邊境的平北軍和無畏軍加強戒備,防止遼國偷襲。至於西夏和古格兵部也派人告訴了安西軍和蒼狼軍讓他們加強戒備。”趙國的北部是契丹人建立的遼國,自立國初期便攻佔趙國北境六州,之後甚至與在天佑年間迫使趙國割讓七十二縣,雖說被楚平哲收復了六十二縣,但兩國之間已經是血海深仇不可化解了。
西邊則是党項人西夏和番人建立的古格,雖說兩國和趙國之間也故有功伐,但還是較為和平,三國之間也是相互通商的。
“西夏,古格有安西軍和蒼狼軍鎮守不足為慮,最重要的便是北方的遼國,耶律齊木要是知道先帝駕崩必然會南下攻我,光靠平北軍和無畏軍可能鎮不住他,還是需要讓京營支援一下的。”說到底,還是不放心北方的遼國,這其實也是趙國其他大臣的想法。
這場議事整整持續了一個時辰,坐在龍椅上的楚皓文又必須要一動不動,雖說龍椅上有軟墊子,到連續座一個時辰還要一動不動,總還是受不了的,因此回到宮殿的楚皓文直接趴在了床上,宛如一條死狗。
過了兩刻鐘莫鋒走到楚皓文跟前“陛下,您該用膳了。”
“吃飯!”聽到用膳的楚皓文,直接從床上蹦起來,畢竟不管是在上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人們嘴裡皇帝的飯那可是山珍海味一應俱全。可當楚皓文看到桌子上擺放著的一碗稀粥,一盤青菜,一盤肉菜,頓時傻了眼“老莫,你確定這是給皇帝吃的?這不就是平常家庭的伙食嗎?”
“陛下,按照禮儀先帝剛剛駕崩,您一餐只能一碗稀粥,兩個菜用來表示哀思之情。”
“.......老莫,我感覺我是和尚。”
皇城文淵閣內,楚皓文正襟危坐在龍椅上,正對面則是站著六位身著素服的老者,隨著莫鋒一句“百家代表拜見天子聖皇帝!”六人整齊劃一的向楚皓文拱手行禮。
在來的路上,莫鋒已經給楚皓文大致講了對待六人時需要用到的禮儀,見六人行禮楚皓文便抬手回禮“諸位請起,賜座。”
六名小太監從兩邊搬出六把椅子,放到了六人的後面,並把軟墊放在椅子之上,扶著六人座了下去。
“陛下,現在由老奴向陛下介紹六位先生。”
“這是儒家大儒楊三石先生。”隨著莫鋒手指的方向看去,站在最右邊的老者在小太監的攙扶下站了起來,像楚皓文行禮。
“楊老先生身體不便,就不用行禮了。”見楊三石還需要人攙扶,楚皓文也不忍心讓他不斷的起來坐下,便免了他的禮儀。
“多謝陛下!”楊三石恭敬的行了一禮便在小太監的攙扶下,座了下去。
“楊三石老先生是我大趙久負盛名的大儒,外人稱黃山大儒,楊老先生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當年在北遼侵犯我國時,一人入北遼西路軍大營,憑藉口舌使遼西路軍退軍。
楊老先生有親傳學生近千,其中入朝中樞參政,進入各個部門人員便有三百餘人,其餘還有五百多人在各地任職,就連當今丞相蕭雲州都是楊老先生的學生。”
越聽莫鋒的介紹,楚皓文越心驚,一個人的親傳弟子就有三百人進入朝廷中樞,五百多人人進入基層各地任職,整個朝廷幾乎五分之一的人都是他的學生子弟,這個人如果說一句你的不好,馬上便有近千名手握大權的官員跟隨,這是一股實實在在的能夠將這個國家給毀滅的力量啊。
莫鋒轉過頭看了一眼眼神陰沉的楚皓文,輕輕點了一下頭接著介紹起來陛下,這位是墨家鉅子墨尚志老先生,墨老先生也有近千親傳弟子,有百名弟子在工部任職,墨家的機關之術,所造的武器,是我大趙對抗遼國的主要利器”楚皓文回過神,楊三石身旁的青衣老者正在向楚皓文行禮。
雖說墨尚志也已經是七十多歲,但他不像楊三石那般臉色蒼白起個身還需要人扶,而是頭髮烏黑神采奕奕,楚皓文也不由得誇讚起來“墨老先生精神抖擻,身體很不錯嘛。”
“回稟陛下,臣只不過是經常深入民間,與農家之人一起修建農業設施,估計農耕,路走的多了,身體自然就好了。不像某個人只知道坐在他的那個椅子上高談闊論。陛下也應該多多深入民間,瞭解民生疾苦。”墨尚志也是個豪爽之人,拱手便向楚皓文介紹起了自己身體好的原因,也勸誡了一下楚皓文,順便腌臢了一下坐在旁邊的楊三石。
楊三石冷哼一聲,反駁墨尚志,也順便向楚皓文宣講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哼!陛下是天子,是九天之上的聖人,身附著天下蒼生,其一動一行便影響著天下眾人,應當尊禮,重孝,由內聖而外王,於高堂之上行仁政,造福天下蒼生。”
“額,兩位先生不要吵了,以和為貴,莫總管請繼續吧。”見二人爭論起來,楚皓文也是滿臉無奈不知所措,只好求救於莫鋒。
“好了二位,這是御前,您二位要是想爭論以後的時間有很多。”莫鋒拍了拍手恭敬對二人勸誡到,但眼睛卻是死死盯著二人,本身二人便不是真的想要吵起來,見楚皓文與莫鋒紛紛勸和便順坡下驢不再說話。
接下來將近一個時辰,莫鋒向楚皓文介紹了,道家,兵家,法家,農家的首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