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難搞,中間人不好找。想要這個中間人,首先要具備三大基本要素:其一、要和俄國人有良好的關係;其二、具備一定的財力;其三、不受俄奧影響。
沒有一個良好的關係,忽悠工作不好展開。只有關係足夠好,後面的故事才好繼續往下編。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縱使天上真的掉餡兒餅,在吃下肚子裡之前,那也要先驗證一下是否帶毒。
這就需要一個好故事,一個讓沙皇政府認為中間人是為了自家利益,才幫忙援建西伯利亞鐵路的。
光有故事肯定不夠,還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本。這個資本不需要太多,只要墊付西伯利亞鐵路的部分費用就行。
或者是效仿維也納政府援建中亞鐵路,找一家鐵路公司承建西伯利亞鐵路,允許俄國人拖欠勘探設計管理和機械裝置租賃費用。
人工毛熊是不缺的,原材料也能夠解決大半。除了鋼軌可能需要進口外,其它的都可以讓俄國人自己提供。
事實上,鐵路施工最貴的就是人工和原材料。解決了這兩個大頭,成本去掉了百分之七八十。
沒有稅收、沒有規費,這種戰略級別的鐵路,有人承建沙皇政府肯定是一路開綠燈,就連官僚都不敢亂伸手。
不吹不黑,原時空能夠以不到二十億盧布的成本,修通西伯利亞鐵路的主幹線,負責鐵路建設的官僚絕對是賣力了。
或許貪腐仍然存在,但是相對清廉還是做到了。真要是以俄國官僚的正常水平發揮,這個數字不增加三五倍,根本就不可能完工。
沒辦法,西伯利亞條件太過惡劣,施工難度確實大。在技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施工成本根本就不可能低。
所以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的“不多”,那只是針對英國這種土豪而言的。
事實上,能夠籌集上千萬英鎊,哪怕是分期籌措出來的國家,這個世界上也沒幾個。
雖然是不列顛在背後出錢,但是有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如果是一個窮國突然拿出這樣一筆鉅款,肯定會引起俄國人的懷疑。
要是讓沙皇政府知道,資金來自於倫敦政府,估摸著計劃還沒開始就已經涼了大半。
除了前以上兩條,最重要的還是膽子大。這年頭敢參與神羅和不列顛之間紛爭的國家,絕對算是膽大包天的主。
歐洲大陸就不用指望了,和沙皇政府關係好的只有丹麥。問題是北歐聯邦當家做主的是瑞典,偏偏瑞典和俄國人又是世仇。
除了關係不好外,更重要的還是不在俄奧勢力範圍之內,能夠保證自身的安全。
沒有辦法,北歐聯邦在俄奧的眼皮子底下,一旦計劃暴露等待他們的命運可想而知。
超高的風險,先天上就決定了參與這項計劃的國家,必須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縱使計劃敗露,也不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要是不能保證自身安全,無論是不列顛許諾多大的利益,人家都不可能參與。
開啟地圖就知道,不在俄奧勢力範圍之內,又具備一定財力和軍事實力,不懼怕事後被報復的國家就剩下倆了。
再考慮到和俄國人有良好的外交關係,那麼就只有美利堅合眾國滿足條件了。
至於另外一個候選者,因為南北戰爭時期沙皇支援北方,獨立後的聯盟國和俄國人的關係自然好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