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了一會兒功夫後,弗朗茨搖了搖頭:“普魯士欠英國人的錢可不少,就算是倫敦政府願意妥協,背後的財團也不會罷休。
利益交換,也得我們有利益和他們交換才行。總不能為了債務的問題,就在戰略上做出重大讓步吧?
等英國人找上門來,再和他們慢慢談吧。儘可能的拖延時間,沒準等經濟危機過去後,普魯士王國就有錢履行債務了。”
利益面前,節操神馬的都不值得一提。現在的情況非常明顯,要解決問題就要左右為難。如果不想解決問題,那就什麼麻煩都沒有了。
反正欠債不還的是普魯士王國,又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現在的債務履行和帝國法律相牴觸,那也不是維也納政府的責任。
大不了讓英國人去帝國法院起訴,讓法院那幫傢伙頭疼好了。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推動立法委出臺一部《禁止地方抵押公權舉債》的法律。
在此之前,弗朗茨早就放出過風聲了,只不過見各邦國政府抵制意願強烈,才遲遲沒有提案。普魯士債務危機,正好是送上門來的機會。
“公權”這玩意兒的定義可是非常廣泛的,國家主權、政府財政收入、國有產業、包括政府辦公大樓都可以視為公權的一部分。
法律一旦透過,各邦國政府想要舉債,就無法拿出任何抵押品,唯一能夠依靠的就剩下政府信譽了。
純粹的信用貸款,那就不需要弗朗茨操心了。且不說有沒有人敢借出鉅額債務,就算是真的借了,並且發生了債務違約,那也不會涉及國家主權。
還不起就還不起,破產就破產,這年頭歐洲大陸地方政府破產的多得去了。再怎麼踢皮球,也踢不到中央政府頭上。
……
普魯士債務危機只是一個小插曲,經濟危機肆掠全球,歐洲民眾現在焦慮得很,飯都快要吃不上了,根本沒有心思吃瓜。
縱使有報紙刊登,也架不住大家兜裡沒錢訂報紙。在鋪天蓋地的失業浪潮中,民眾們現在最關心的是招聘啟事。
以神聖羅馬帝國為例,經濟危機全面爆發後,國內的失業率直接翻了五倍,並且還有繼續擴大化的跡象。
這還算是情況好的,畢竟神羅帝國有一塊非洲大陸可以宣洩壓力。經濟危機爆發前,國內的失業率本來就非常低。
和此前的歷次經濟一樣,這一次經濟危機爆發後,殖民政府和貴族領主還是來本土拉人了。
看看報紙就知道,鋪天蓋地的招聘廣告,全都是去殖民地上班的。
沒錯就是“上班”,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移民,想要移民離開早就走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不想離開家鄉,或者是因為某種原因不能離開本土的。
為了與時俱進,現在的拉人廣告也不直接要求移民了。只要求籤訂長期勞務合同,過去工作5年、10年就行了。
畢竟,時間是最好的催化劑。在殖民地混上五年、十年後,就算是想要離開,也必須三思而後行。
沒辦法——待遇。這年頭的貴族領主,個個都是“好人”,不光給出的薪資待遇高,關鍵是還非常有“愛心”,遇到了問題也願意幫下屬出頭。
尤其喜歡下屬帶著家屬一起過去,不僅願意提供免費住房,還能夠保證安置工作,就連小孩教育都一併給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