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王宮,剛剛結束了一場慶功宴會,作為宴會的主角,毛奇被威廉一世特意留了下來。
賓客們散了,威廉一世的喜色也蕩然無存。看得出來,剛才的輕描淡寫、成竹在胸都是裝出來的。
作為普波聯邦的國王,威廉一世比任何人都清楚現在面臨的危機,華沙會戰只是戰術上的勝利,並沒有扭轉戰場上的不利局勢。
只不過民眾需要信心、需要勝利,為了穩定人心,才有這場自欺欺人的慶功宴會。
威廉一世關心的問道:“元帥,華沙會戰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不知道!”
普普通通的三個字,用在這裡就有些沉重了。似乎耗盡了毛奇全身的力氣,說完神色瞬間黯然了下來。
這是真實答案,華沙會戰什麼時候結束,已經不是普波聯邦說得算了,決定權早就轉移到了俄國人身上。
停頓了一下,威廉一世加中了語氣:“如果我硬要一個時間呢?”
毛奇搖了搖頭:“陛下,這不是我能夠決定的!想要結束華沙會戰,也要看俄國人答不答應。
俄第四軍、第五軍都殘了,他們第的七軍還保持著一定的戰鬥力,第三軍、第六軍正在趕來的路上,要不了多久就會抵達前線。
這只是一個開始,據我所知俄國人還有七個新編軍,敵人至少可以抽調四個軍投入到華沙戰場。
就算他們都是炮灰飯桶,我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敗他們。何況敵人現在根本就不急著決戰,我們要主動出擊難度就更大了。
從軍事上來說,敵人已經進入我們的腹地,華沙地區已經喪失了繼續守衛的價值。
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先放棄華沙地區,集中兵力先解決南北兩線的危機,專心進行普魯士王國保衛戰。”
見威廉一世久久沒有說話,毛奇知道他猶豫了,繼續補充道:“我們退守普魯士王國,除了化解戰略上的被動外,還可以利用德意志民族主義影響維也納政府的決策。
奧地利支援俄國人不是沒有底線的,如果讓他們發現沙皇政府有侵吞德意志地區的意圖,情況就要發生變化了。
沒有奧地利人的支援,沙皇政府是堅持不了多久的。只要他們兜裡沒錢了,這場戰爭也就結束了。
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我們還有可能在普魯士地區圍殲俄軍主力,重新收復失地。”
表面上看來,奧地利支援俄國人就是為了剔除普波聯邦這個競爭對手,為統一德意志地區掃清內部障礙。
一旦俄國人對德意志地區流露出興趣,俄奧翻臉是分分鐘的事情。就算是政府能夠顧全大局,民族主義者也會挑起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