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最多也就看看小病,稍微嚴重一點兒的,都要靠上帝保佑。不是醫療資源不足,主要是兜裡沒錢。
最關鍵的是看了醫生,也不一定靠譜。就比如說弗朗茨,就經常看醫生,可是他就很少吃藥,尤其是化工生產的西藥。
很多時候,他寧願喝一碗中藥。不管怎麼說,在這個年代中醫還是有競爭力的,雖然慢了一點兒,可是副作用小啊!
為了小命著想,弗朗茨養了一支專業的醫療隊伍,裡面中西醫都有。
皇室所使用的西藥,都是專門生產出來的,部分藥品對技術要求高的,還是實驗室直接生產的,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
……
殖民大臣斯蒂芬彙報道:“陛下,英國人決定向非洲大陸增兵8萬。現在可以確定,前段時間流傳的英軍戰敗是真的。
英國陸軍規模有限,他們要增兵肯定是從本土抽調一部分一部分,再從印度抽調一部分殖民軍。
這些部隊抵達非洲大陸,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我們可以搶在英國人抵達之前,先從衣索比亞撕下一塊肉來,你看?”
弗朗茨搖了搖頭:“沒必要,衣索比亞地區我們已經蠶食了不少,再繼續搶地盤,英國人就要急眼了。
況且,衣索比亞土著也沒有那麼好對付。前幾年為了給英國人添麻煩,我們可沒少幫他們提升戰鬥力。
現在是時候檢驗成果了,正好看看我們的投資有沒有白費,吸取一下經驗教訓。”
相比非洲其它地區,衣索比亞確實算進步的。儘管幫他們訓練軍隊的教官,給出的評價都很低,那也只是相對奧地利軍隊而言的。
如果英國人不增兵,弗朗茨還是很看好“戰士皇帝”的,對付印度殖民軍,他們還是沒問題的。
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倫敦政府似乎是要認真了。決定勝負的核心因素,不在於衣索比亞的實力有多強,關鍵要看英國人的重視程度。
“是,陛下!”斯蒂芬回答道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法國人建立的巴拿馬運河公司,向我們提出商業合作,他們希望能夠在三年內從奧地利引進二十萬勞工,用來開挖運河。
他們給出的價格不錯,每名勞工支付30神盾的轉讓費,運輸問題由他們自己負責。”
這是大家約定好的,法國資本家想要從股市上撈錢,需要奧地利政府配合,自然需要支付一筆好處費,要不然運河計劃連啟動的機會都沒有。
引進勞動力,只是一個幌子。名義上這些錢,都是勞工的薪水,實際上卻落到了維也納政府的口袋裡。
弗朗茨:“答應法國人,勞工就從索馬利亞半島土著中徵召,不足的部分由其它地區補充。以後有類似的情況,外交部都可以直接答應。”
勞務輸出的高峰期已經結束,現在奧屬非洲的土著數量已經不多,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殖民政府養的打手。
如果不是新佔領了索馬利亞半島,弗朗茨懷疑奧屬非洲大陸,都不一定能夠湊夠二十萬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