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新一輪的危機爆發,他們不想發動普俄戰爭,也會有人把他們送上戰場。
任何決策都不可避免有人利益會受損,威廉一世不介意先犧牲部分資本家的利益。反正資產階級這個群體是複雜的,只要統治者不蠢他們就聯合不起來。
沒有了萊茵蘭地區,同樣也有很多人會獲利。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大家可以瓜分他們留下的市場,這些獲益者可不會為了“階級利益”,就放棄自己的利益了。
……
魯爾區,柏林政府出售萊茵蘭地區的訊息已經傳來,地方政府已經在準備撤離。
民眾們自發的走上街頭,開啟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這次真沒有人組織,突然被拋棄了,誰的心裡都會有怨氣。
作為一名魯爾區的管理者,安德里亞心裡也非常的不爽,上級發放的檔案都被他撕成了碎片。
正常情況下,他是萬萬不敢這麼做的,故意損壞公文是要丟飯碗的,現在怒氣沖天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在辦公室一通破壞後,安德里亞強自平息了怒火。作為一名忠於國家的貴族,安德里亞明白什麼是大局為重。
萊茵蘭地區註定被放棄,但是這麼多人口、工業,不能全部都放棄了。柏林政府已經下達命令,儘可能的組織人員撤離。
沒錯,就是優先組織人員撤離。和沙皇政府打了一仗過後,柏林政府已經認識到人口的重要性。
沒有足夠的人口,就沒有充足的兵源,碰上擅長玩兒人海戰術的沙皇政府,兵少了可不行。
只要有人,土地會有的,工廠也會有的。柏林政府有過一次撤離經驗,只是當時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放棄西里西亞地區的時候,普魯士王國剛剛打贏了普俄戰爭,獲得了大量的土地,東普魯士地區又被打成了白地,繼續人口補充,按照移民是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現在的情況就複雜的多了,萊茵蘭地區可比西里西亞人口多得多,想要安置這麼多人可不簡單。
普魯士王國確實還有一部分沒有開發的土地,只是這些土地大都是地理條件不好,未開發的優質土地已經很少。
要安置萊茵蘭地區的民眾,顯然是不夠的。普魯士國內的工業同樣沒有辦法消化這麼多人口,這就註定了這次撤離會有所取捨。
安德里亞的任務就是組織對國家有作用更大的人離開,主要是有錢人和中產階級,包括:資本家、醫生、教師、工程師、技術工人……
在這些人撤離後,才是普通工人和農民。最後的買家不是比利時,就是德意志聯邦帝國,柏林政府不怕得罪他們,可以慢慢的組織人員撤離。
在撤離前,首先要讓外面遊行示威的民眾散去,要不然這麼多人堵在大街上,很多工作都沒有辦法展開。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安德里亞說服了自己,硬著頭皮走了出去。頗有幾分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