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天邊的彩霞升起,映照的維也納更加絢麗多彩。
忙碌的人們,沒有時間欣賞這一副麗景。奧拉比弗是一個例外,最近實驗室給他分配到了一個輕鬆的活計,算是休假了。
沐浴在晚霞中,奧拉比弗沒有忘記手中的工作。拿起手中似是聽筒,又像是話筒的東西大聲呼喊。
沒錯,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既然是休假,自然沒有多少事了。每天三次通話測試,就是一天的工作。
最初的時候,就在實驗室外面,後來距離逐漸放大。現在奧拉比弗距離實驗室已經超過了二十公里,如果再遠的話,就要出維也納了。
奧拉比弗在皇家科學院上班已經五年了,沒有任何意外,搞科研的機構加班是家常便飯。
五年時間,奧拉比弗最長的假期都不到三天。所謂的休長假,無非是崗位調節到更輕鬆的位子上,放鬆一下壓力。
電話研究是一直都是實驗室的重點專案之一,早在18世紀歐洲就有“電話”一詞,1860年義大利安東尼奧·穆齊就曾發明電話。
不過這玩意兒並不好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原時空一直預設是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的,只因為貝爾進行改進後,具備了實用價值。
現在自然等不了那麼久,這種相對容易攻克的技術,一早就被弗朗茨盯上了。
從測試距離就可以看出來,皇家科學院在電話研究上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距離成功都不遠了。
如果不考慮通話質量,現在電話可以進行“同城語音聊天”,具備了一定的商業價值。
電話的誕生,本來就是為了人們交流方便的。區區幾十公里實現通話覆蓋,顯然是無法滿足弗朗茨需求的。
提高通話質量,成為了最大的難題。只要語音傳播技術得到突破,擴大通話距離反而很方便。
大不了人工接線,弗朗茨沒有那麼高的期待值,想當然的認為可以一步到位,實現智慧換線。
電話另一端的奧斯卡驚喜的報怨道:“奧拉比弗,你小點兒聲,我又不是聾子。”
奧拉比弗心中一喜,通話質量提高了。幾乎每天都在更換新裝置,亂七八糟創意,都在輪番上陣測試。
發明創造很多時候非常枯燥,看著科研人員的腦洞,加上大量的實驗,才能夠取得最後的成果。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運氣。幾乎所有科學家都承認,科研要吃運氣飯,運氣不好的人不適合搞科研。
心情大好的奧拉比弗,直接懟了回去:“知道了奧斯卡,如果你是聾子的話,也不會報怨我的聲音大。
不過,我想你現在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這個。貌似這次的通話質量提高了,成功已經不遠了。”